1.语文的语法大全,比如名词做动词这类的,完整点

2.中学现代汉语知识(5)动宾、主谓、偏正、并列、动补等短语

3.汉语的语法结构

4.现代汉语,短语方面的知识

5.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PPT,现代汉语第四章语法 知识总结?

6.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讲解

7.什么是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句子的类型_现代汉语句型的种类

现代汉语中,句子结构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在对句型(即按照句子的结构和格局分出的单句、复句、主谓句、非主谓句等)作结构分析时,主谓结构的句子是打开句子结构“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对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的单句的分析,要以它为标准;对复句的判断也要以它作为依据,只有在确认句子中不存在主谓(或动宾)关系后,才可以对复句作进一步的逻辑事理关系及层次的分析。可见,弄清和把握好主谓结构的句子,对句子的结构分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弄清、把握好主谓句呢?像“春天来了”,“大地渐渐地在沉睡中苏醒过来”,“他们沐浴着春光”。这些只是由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作为主语,动词、形容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作为谓语的句子,很容易分清主语、谓语。但是一旦遇上动词、形容词、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作主语,名词、名词短语作谓语,主谓短语作主语、作谓语这种大主语套有小主语,大谓语套有小谓语的复杂情况,就容易使初学者犯难。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先“谓”后“主”析句法。掌握了它,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句子,都能迎刃而解。以下谨作介绍。

所谓先“谓”后“主”,就是突破平常从左至右先找主语后找谓语的析句方法,反其道而行之,先从右边找谓语,找到谓语再推出主语(主谓倒装的变式句除外),其原理是根据主语、谓语的性质决定的。我们知道,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而谓语就是对主语所作的陈述(或叫陈述的内容)。有些句子的主语部分是由两个或更多的词组成的复杂短语,客观上造成了一种干扰因素,使主谓变得隐晦,而谓语是对主语作陈述的,是有一定指向的,根据这一点,我们就可按图索骥,抓住谓语,从而“牵”出主语。例如:“我们祖国 || 繁荣富强。”这个句子的主语部分有代词、名词,而名词、代词两者的主要语法功能之一,就是在句中常作主语。那么,这里到底是“我们”作主语,还是“祖国”作主语呢?我们不必急于确定,先看谓语“繁荣富强”,它指向哪里,哪里便是主语。“繁荣富强”通常用于对国家国力状况的描述,这里显然是“祖国”作主语,“我们”只是“祖国”的定语罢了,由于两者结合紧密而省略了其间的助词“的”。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借以说明先“谓”后“主”析句法的原理和方法。一旦遇到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更需要用这种方法去分析。例如:

( 1 )让他去承担这艰巨、复杂的任务很合适。

( 2 )她说她梦见一条天龙从天上下来了。

( 3 )大家兴致很高。

例( 1 )中,“很合适”是句子的陈述部分,作谓语,由一个简单的形容词短语充当。谓语陈述的对象是“让他去承担这艰巨、复杂的任务”,是句子的主语,由一个兼语短语充当。例( 2 )中,陈述部分则是“说她梦见一条天龙从天上下来了”,作句子的谓语,是一个动宾关系的动词短语,而动词的宾语又是由一个复杂的主谓短语充当。全句的谓语所陈述的对象是“她”,是全句的主语,由一个代词充当。

由此可见,先“谓”后“主”析句法的关键是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的界断问题。要准备界断两者,既不能凭空想像,也不能从字数上等量划定,而是要根据主语和谓语两者的性质,抓住“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及它们所属信息的内容来界断。其要领,就是“用可能的语音停顿来辨别”(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如例( 3 )可断成“大家--兴致很高”,因为从全句的语意看,是以主谓短语“兴致很高”作谓语来陈述主语“大家”的,并不是“很高”陈述“大家兴致”。

当然,先“谓”后“主”析句法除了依据主语和谓语两者的性质,抓住“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及它们所属信息的内容,掌握用可能的语音停顿界断主语谓语的要领之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语法基础。既有一定的语法知识,又掌握一些分析句子的要诀,这才是正确分析的最佳方法。

非主谓句的用途和界定

摘 要 非主谓句多是汉语语法的特点之一,常用于书名、篇名,也常用于点明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文字的开头、简短对话、呼语等场合。省略句、存现句和独立成分的一大部分应归属于非主谓句。

关键词 非主谓句 用途 界定

非主谓句是与主谓句相对的一种句型,在现代汉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口语中.非主谓句的数量占优势,在文艺作品中,非主谓句与主谓句数量相当。本文拟对非主谓句的用途、地位和界定作一些探讨。

非主谓句组成的成份。词的方面,现代汉语中几乎所有的实词都能组成非主谓句。如名词(蛇!)、动词(再见2)、形容词(好。)、代词(怎样?)、数词(一二三四:)、副词(不!)、叹词(啊……)、拟声词(拍!)等。量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不能组成非主谓句。

语文的语法大全,比如名词做动词这类的,完整点

针对你的问题,我来一一回答:

1、可以参加 这个短语 是不是动宾短语? ——这个短语不是动宾短语,它实际上是偏正关系的动词短语,“参加”是中心语,“可以”是能愿动词作状语。

2、防治中毒 这个短语 是不是个连谓短语?——不是连谓(或连动)短语。连谓(连动)短语的特点是两个或几个动作是同一个主体发出的,而且它们之间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而“防治(防止?)中毒”这个短语,前面一个是中心动词,后面的“中毒”是前面的动词涉及的对象,前后存在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应该是动宾短语。

3、住一年 和 买三碗 为什么一个是动宾 一个是动补?——动宾和动补的区别,关键是看动词跟它后面的词语之间的语法关系。动宾关系,又叫“述宾关系”,动词与后面存在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常回答“什么”“谁”“多少”的问题;动补关系,动词语后面的词语存在补充关系,后面的词语对前面动词表示的动作哦行为进行补充说明,常回答“怎么样”“多久”“几次”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动词后跟数量词,若跟的物量词(名量词)为 宾语,跟的是动量词为补语,如“好书可以多读几本”的“几本”是宾语,“好书可以多读几遍”的“几遍”是补语。

4、共过患难、你们几位、开会以前、屋里有人、.来客人了、有能力解决、这几个短语 都是什么词性的?句法结构是什么?都属于哪类短语?

——共过患难。动词性短语,共是动词,患难是宾语,属动宾的短语。

你们几位。名词性短语,你们和几位是同位关系,属同位短语。

开会以前。名词性短语,开会是动词,以前是方位词,两者组成偏正关系,属方位短语。

屋里有人。主谓短语,屋里是名词,陈述对象,有人对屋里进行陈述,属主谓短语。

来客人了。动词性短语,来是动词,客人是名词作宾语,构成动宾关系,数动宾短语。注意,“了”是句末语气词,用在句子中,短语中是不会用它的。

有能力解决。动词性短语,有能力是动宾短语作,跟解决构成连谓关系,数连谓短语。

这几个短语。名词性短语,短语是中心词,这几个是短语的定语(我知道这几个短语不是你所问的短语,开个玩笑,希望能纳)

中学现代汉语知识(5)动宾、主谓、偏正、并列、动补等短语

汉语语法知识汇总

中学语文教学网 → 教学文摘 →

汉语语法知识汇总 2011-04-08 → 手机版

语素

定义:汉语言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分类:(1)单音节语素:如:山、水、灯(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2)双音节语素:一种是古代遗留下来的连绵词,如:蜻蜓、琵琶、(拆开就不表达完整的意思); 另一种是音译外来词,如:坦克、沙发、吉普(拆开也不表达完整的意思,或者说表达的意思与词语本身要表达的意思不一致)

(3)多音节语素:如,马铃薯;多是音译外来词,如:阿莫西林,君士坦丁堡

练习:

思考: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吗?举例说明

思考:两个汉字肯定是两个语素吗?举例说明

汉字

定义: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是书写基本单元,传说是仓颉所创造的。

汉字的演变:其使用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魏碑、宋体、仿宋、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狂草、行楷、行草等诸般书体变化。

汉字的分类:汉字根据其构成方式可分为六种,即六书。

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借。

 象形:这种造字法是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来描绘出来,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

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 瓜是一个象形字。“瓜”字中,两撇表示藤,中间竖钩表示瓜,捺表示叶。“葫芦科植物的统称”就是“瓜”的本义。“形状像瓜”,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像瓜形的,比如,“瓜皮帽”是帽子的一种;“瓜皮船”是船的一种。“像切瓜一样”,瓜的命运是要被切分的,由此引申出此义。人们用“瓜分”表示分割或分配。又指若干强国联合起来分割弱小或不发达国家的土地。“傻瓜”,表示不聪明,这一词来自古代的“瓜子族”,春秋时期生活在瓜州(甘肃敦煌一带)姜姓人被称为“瓜子族”,他们十分勤劳,受人雇佣时总是一刻不停地干活,可是有些人把他们这种老实的习俗看作“傻”,于是就有了“傻瓜”了。

 指事:这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用象征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符号来表示某个词。所谓“各指其事以为之”是也。如人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刃”,在刀口上加一点,表示这里最锋利,这就是刀刃,等等。

 形声:就是文字内以特定形状(字根)表特有的音。例如胡。这个字也可为一个字根,结合不同的属性字根,可合成为:蝴、蝴、湖、葫、瑚、醐等等,而以同样的发音(也有的只有声母一样),表达不同的事物。形声是汉字里造字最多的方法和神韵,自大一点就是“臭”,“富”有田的人,“穷”靠用“力”打工,“贱”的繁体是“贱”,右边两个“戈”,为钱而争斗,自然是“贱”。

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有三种组合方式:

左形右声:指、诗、估、格

左声右形:救、歉、剑、钦

上形下声:空、露、花、崭

上声下形:盂、货、娶、基

内形外声:闻、问、闷、瓣、辫、辩

内声外形:园、囤、病、衷、阁、匣

声占一角:毡、远、逃、逻

形占一角:

 有些形声字,随着汉字的改革表音部分的读音有了变化,已经不起表音的作用了,如果再读半边就要闹笑话。现在“秀才识字读半边”又成了对“秀才”们读错字的讽刺。

会意:这种造字法,是用两个或几个字组成一个字,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意义。

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 “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人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 “休”,“人”和“木”合在一起,一个人靠在树上,表示休息。

 有些会意字是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重叠组成的。二字重叠的多是左右的并列结构,三字重叠的多是塔型的上下结构,看起来像体操活动中的叠罗汉。例如三个“人”组成“众”;三个“火”组成“焱”;三个“木”组成“森”;三个“日”组成“晶”;三个“直”组成“矗”;三个“水”组成“淼”;三个“口”组成“品”等。

会意字由于字形的变化太大,现在已看不出它们的字源了。例如妇女的妇字,为什么在女旁加个歪山呢?正确的字源分析只能从繁体字“妇”中才能看出。这个“妇”字左边的“女”旁指妇女,女旁的“帚”是扫帚,前后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妇女拿着扫帚在家里劳动。“女、帚为妇”和“力、田为男”是符合当时的“女内男外”、“男耕女织”的社会情况的。这类不容易看出字源的字相当多,人们叫作“破体字”。 “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者的女性。我国古代没有这个字,只是到了19世纪20年代才出现了它。

 转注:这是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汉代许慎解释道:“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这怎么说呢?此二字,古时“考”可作“长寿”讲,“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诗经·大雅?棫朴》亦云:“周王寿考”。

 借:此法简言之,就是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一般来说,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例如“又”,本来是指右手(最早见于甲骨文),但后来被借当作“也是”的意思。又如“闻”,本意是用耳朵听的意思,《大学》中就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后来被借成嗅觉动词。

总结以上六书——前两项,“造字法”也;中两项,“组字法”也;后两项,“用字法”也。总而言之,以上原理是古代文字学学者们群策群力归纳出来的文字学理论,其所含的汉字构成法则,并非一人独创,是人们在使用过程中长期演化而成,是一代又一代集体智慧的结晶

1、 定义: 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2、分类:

(1)从构成方式来看,可以分成:

①单纯词:由一个语素组成的词,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如:山、水、天、地、人、有、土、红、凑;仿佛、苍茫、蜈蚣、琉璃、参差、蹉跎;敌敌畏、阿司匹林、萨克斯、麦克风等。

②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

从词性来看,可以分成:

①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

.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

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

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三更、甲戊、世纪等;

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

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

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

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

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

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

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

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

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

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悄悄。

.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词: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3.45; 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有名量词:如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元;

有动量词:如把、次、趟、下、回、声、脚、幢、座。

)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称代词:如我、你、它、她们、大家、咱们;

有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何以;

有指示代词:这、那、那里、那边。

②虚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包括:

.副词, 起修饰或限制动词或形容词作用、表程度或范围的词。

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分等;

有时间副词:如已、刚、才、将、要等;

有范围副词:如都、全、总、只、仅等;

有情态副词:如正好、果然、刚好、依然、全然、悄然等;

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不、没有、岂、难道、尤其、甚至、绝对等;有重复副词:如又、再、还、仍等。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由于、除了等。

3).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如和、同、跟、不但、而且、只要、而且、与其、尚且等。

4).助词,附着在别的词后面、独立性差、无实义的一种特殊的虚词。汉语中

有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等;

有动态助词:如着、了、过等;

有语气助词:如呢、吧、吗、哟、哩、呀、啥等。

5).叹词,表示感叹或者呼唤答应的词。如啊、哎、哦、噢、哼、呸、唏、呀等。

6)拟声词,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如哗哗、轰隆隆、淅淅沥沥、咚咚、噼里啪啦、哗啦啦、滴答、喔喔、旺旺、喵喵、唧唧、叽叽喳喳、等。

③汉语中的一词多义多用现象。如(1.他(人称代词)怎么(疑问代词)还(语气副词)不(语气副词)来(行为动词)呀(叹词)? (2.下回(量词)我(人称代词)还(重复副词)来。 (3.有(存现动词)借(行为动词)有(存现动词)还(行为动词),再(重复副词)借(行为动词)不(语气副词)难(形容词)。

[即时练习]1.判断下列词语哪些是实词?哪些是虚词?说出它们的具体词性。

例子:

1)

表示笑的词语:

哄堂大笑 开怀大笑 笑逐颜开 笑容可掬 喜笑颜开

欢声笑语 眉开眼笑

2)表示生气的词语

火冒三丈 雷霆 气急败坏 怒火中烧

3)表示高兴的词语:

眉开眼笑 欣喜若狂 笑容可掬

4)表示忧愁的词语:

垂头丧气 愁雾漫漫 忧愁满腹 满腔心事 满腹愁肠

愁肠百结 愁肠欲断

愁肠寸断 九回肠断 回肠九转

百愁在心 心事重重 心情阴郁 忧心忡忡 忧心如焚

忧心如煎 愁绪满怀 忧愁担心 食不下咽 越肠百折

茶饭不思 肚里泪下 愁眉苦脸 悲戚悲凉

悲惨 悲伤 悲怆 悲痛

短语(词组)

短语的定义: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短语。

2、短语的类型:词构成短语的方式有两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序,也可以依靠虚词的连接。 从结构关系看,短语可以分为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并列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等。下面主要介绍这几种类型。

(一) 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由表示被陈述与陈述关系的词组成的短语。如:

大雁归来 生性执拗 露珠晶莹 觉悟提高 思想解放

阳光灿烂 心情舒畅 今天星期三 明天国庆节

(二)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成分组成的短语,用来表示时间、方位、处所、对象等。如:

我的母亲 璀璨的珍珠 前进的步伐 慢慢地走 独立思考

非常优雅 祖国大地 一朵茶花 很好看

(三)动宾短语

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后面受动词支配的成分组成的短语。受动词支配的成分是宾语。如:

绽开笑脸 启迪心扉 敬畏自然 消灭敌人 放下包袱

丢下它 发展生产 进行斗争 骗取信任 恢复平静

爱热闹 下决心 有幽默感

(四)动补短语

动补短语由动词、形容词与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组成的短语。起补充作用的成分是补语。有动词+补充、形容词+补充两种类型。如下列第一组是动词+补充,第二组是形容词+补充:

第一组:打量一番 看清楚 去一趟 拿起来 休息一会儿

第二组:红得发紫 好极了 热极了 高得多 急得团团转

结构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如:跑得快、走得急、机灵得很、密得不透气。

注意“动+补”与动宾短语的区别:“动+补”能回答“干得怎样”或“干多长时间”,而动宾短语只能回答“干什么”,“宾”是“动”的对象。  

如:吃饱(吃得怎样,“饱”补充说明吃的程度——动补短语) 

洗干净(洗得怎样,“干净”补充说明洗的结果——动补短语)  

吃饭(吃什么,“饭”是“吃”的对象——动宾短语) 

洗衣服(洗什么,“衣服”是“洗”的对象——动宾短语)  

(五)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与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主次轻重之分。如

报纸杂志 改革开放 观察研究 荒唐滑稽 文化教育

今天或明天 光辉灿烂 我和他 四面八方 千秋万代

工厂、农村 春、夏、秋、冬 男女老少 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

(六)介宾短语

介宾短语由介词加上后面的宾语(一般是由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充当)组成的短语。如:

为人民(服务) 对群众(说) 从现在(起) 关于课堂纪律问题

按规定(办理) 把大门(推开) 当黎明到来的时候

汉语句子成分:

1、 定义: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汉语: 现代汉语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主语

1、定义: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 “谁”或 “什么”。 3、符号:双行线 ═。

谓语

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单行线 _____。

4、谓语(predicate),是句子中的必不可少的成分.谓语是由简单动词或动词短语(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主要动词)构成.谓语分为简单谓语和复合谓语

宾语

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 “是什么”。

3、符号:波浪线 ﹏﹏。

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 宾语处理。

定语

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 连接。 3、符号:小括号( )。

状语

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B、一般状 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符号:中括号 [ ]。

补语

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 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 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3、符号:单书名号〈 〉。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定语(修饰主语)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修饰宾语)宾语 句子成分符号: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定语 ( ) 状语 [ ] 补语 < >

顺口溜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 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汉语的语法结构

中学现代汉语知识(5)动宾、主谓、偏正、并列、动补等短语

桃李用心听春雨

江山代有美人出

在知识(4)中,我们学习了定语、状语、补语。在弄清其概念的同时,要注意它们的位置。定语出现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状语在谓语的前面,补语也在谓语的后面。本文学习与之相关的短语知识。

短语是由几个词构成的语言单位。如:“江山代有美人出”有5个词组成,一般地说,短语字数比词要多,比句子要少。但严格地说,短语和句子不能从字数上来区分,它们的区别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语调。没有语调就是短语,有了语调就是句子。也就是说短语+语调=句子。同样,词+语调=句子。

常见的短语有五种类型

1、主谓短语 :由两部分构成,前面是被说明的部分,是主语,后面是说明主语的,是谓语。如、阳光明媚、光阴似箭、祖逖北伐、一轮明月脱水而出(”一轮明月“是主)、挥之不去的是乡愁(“挥之不去的”是主语)。主谓短语加上一定的语调就变成了主谓句。

2、动宾短语: 由两部分组成,前面表示动作行为,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是宾语。如:读书、看**、讨论问题、做读书笔记(“做”是动,读书笔记是宾)、听了一段黄梅戏(“听”是动,“一段黄梅戏”是宾)、认为这件事情可以商量(“认为”是动,“这件事情可以商量”是宾)。

一轮明月脱水而出

3、偏正短语: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修饰或限制后面部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名词性偏正短语,如:晴朗的天空(“天空”是中心语,“晴朗”是定语,“晴朗”从性质上修饰了“天空”)、天下父母心(“心”是中心语,”天下父母“是定语“天下父母”限定了“心”的归属)、钓到的大鲈鱼(”钓到“是定语,”大鲈鱼“是中心语)

动词性的偏正短语: 十分怀念( "怀念”是中心语,“十分”是状语)、在教室里学习(“学习”是中心语,“在教室里”是状语)、因为感冒而发烧(“发烧”是中心语,“因为感冒”是状语)。总之, 后面部分是中心语,当中心语是名词或代词时,前面是定语,短语叫名词性偏正短语; 当中心语是动词、形容词时,前面是状语,短语叫叫动词性偏正短语。

4、并列短语:由两部分或者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谁也不大,谁也不小,无主次之分。如:大李、小张和老王(并列关系);讨论并通过(先后关系即顺承关系);继承并发展;枯藤、老树、昏鸦;出将入相等。并列短语的特点是每部分的词性是一样且在同一范围,如“大李小张老王”都是名词,且都在以姓代名的范围。

5、动补短语 :由两部分组成 , 前面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是对前面的补充说明,即补语。

如:说明白(“说”是动词,“明白”是补语,从程度上补充了“说”)熟透了(“熟”是形容词,“透”是补语,从程度上补充了“熟”),打得漂亮(“打”是动词,“漂亮”是补语),活跃在太行山脉(“活跃”是动词,“在太行山脉”是补语)。

在动补短语中,补语带有名词时,容易和动宾短语混淆,区分的办法是:动补短语中的名词前面有介词,如”在、从、朝、向、让“等,动宾短语中的名词前没有介词。

6、另外,高考中经常用到介宾短语,我们简介如下:它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一个介词,后面是这个介词的宾语。如:在俏丽的花枝上(“在”是介词,“俏丽的花枝上”是宾语)于918年(“于”是介词,“1918年”是宾语)。

介宾短语一般在句子中作状语,如:大家在操场上做广播体操,“在操场上”是状语。

有时做补语,如:大家运动在操场上(“在操场上”是补语)。谢谢阅读和评论 恭请点赞

在俏丽的花枝上

相关搜索

主谓宾定状补的口诀

汉语语法知识大全

主谓一致记忆口诀

英语固定搭配大全

介词思维导图

句子主谓宾定状补

现代汉语,短语方面的知识

语法特点

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是一种孤立语,不同于印欧语系的很多具有曲折变化的语言,汉语的词汇只有一种形式而没有诸如复数、词性、词格、时态等曲折变化。汉语的语素绝大部分是单音节的(手│洗│民│失)。语素和语素可以组合成词(马+路→马路│开+关→开关)。有的语素本身就是词(手、洗),有的语素本身不是词,只能跟别的语素一起组成复合词(民→人民│失→丧失)。现代汉语里双音节词占的比重最大。大部分双音词都是按照上面提到的复合方式造成的。有些语素虽然在现代汉语里不能作为一个词单独用,但是有时候在借用古汉语的词句时,也偶尔作为词来使用。

词汇性质

实词,词汇中含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在汉语中实词分为六大类,分别是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包括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的名称。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可能意愿等意义。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等。

4、数词:表示数目(包括确数、概数和序数)

5、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单位。

6、代词:代替人和事物的分名称,或起区别指示作用,或用来提问。

虚词,词汇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汉语虚词也分为六大类,分别为

1、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

3、连词: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前后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设等关系。

4、助词:用来表示词语之间的某种结构关系,或动作行为的状态,或表示某种语气。

5、感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

6、拟声词:模拟人或事物发出的声音。

短语结构

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组合而成,词与词之间是并列关系,中间常用顿号或“和、及、又、与、并”等连词。

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它们前头起修饰作用的词组合而成,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名词前头的修饰成分是定语,动词、形容词前头的修饰成分是状语。

动宾短语:由动词与后面受动词支配的成分组合而成,受动词支配的成分是宾语。

动补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与后面其补充作用的成分组合而成,常用“得”字表示,起补充作用的成分是补语。

主谓短语:由表示陈述和被陈述关系的两个成分组合而成,表示被陈述物件的是主语,用来陈述的是谓语。

句子成分

主语:句子中的陈述物件,说明是谁或什么。

谓语:对句子的主语作陈述的成分,说明主语是说明或怎么样。

宾语:谓语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物件,结果、处所、工具等。

补语:谓语动词的补充成分,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处所、数量、时间等。补语的标志是“得”字。

定语:句子中名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或限定事物的领属、质料、数量等。定语的标志是“的”字。

状语:句子中动词或形容词中心语前头的修饰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或性状的程度等。状语的标志是“地”字。

口书差别

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别一直相当大。在“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以前,书面语和口语的区别实际上是古今语的区别。以唐宋时代为例,当时人口里说的是白话,笔下写的是文言,即以先秦诸子和《左传》《史记》等广泛传诵的名篇为范本的古文文体。这种情形往上大概可以推到两汉时期。往下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叶。孙中山1925年立的遗嘱就还是用文言写的。不过2000年来作为书面语的文言本身也在变化。仿古终归难以乱真,后世人模仿古语不可能不受当时口语的影响。有人指出韩愈的文章里就有明显的不合先秦语法的地方。清代桐城派古文家模仿先秦文和唐宋古文家的文章,结果当然更为驳杂。清末用一种浅显的文言文写政论文章。由于通俗易懂,风行一时,为报章杂志所广泛用。台湾、香港以及海外中文报刊多数仍旧沿用这种文体。五四运动时期开展的文学革命提出了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主张。这场运动席卷全国,影响深远。短短几年之间,白话文学就站稳了脚跟。不过这种白话文学作品的语言并不是真正的口语,而是拿北方官话做底子,又受到明清白话相当大的影响,还带着不同程度的方言成分以及不少新兴词汇和欧化句法的混合的文体。鲁迅的作品可以作为这种文体的典型的代表。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PPT,现代汉语第四章语法 知识总结?

偏正短语,为定中类型。

偏正短语有两种类型:定中和状中。定中如下:

偏正短语都包含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限制说明后一部分的,有时也可以进行描写性的说明,其实也是一种限制。如:

(中国)工人 (钢铁)工人 (三个)工人

“中国工人”从国界的角度缩小了工人的范围;“钢铁”从工种的角度限制了工人的范围;“三个”从数量上限制、缩小了工人的范围。又如:

(长长的)桌子 (高高的)个子

前一部分描写、说明后一部分 。偏正短语中,后一部分是主要的、是核心,前一部分是附加的,前偏后正,后一部分为中心语,前一部分为修饰语,分别表示事物、数量。

状中如下:

[慢慢儿]看 [认真]看 [正在]看 [不]看

这种是前一部分限制描写说明后一部分的,即修饰后一部分的,后一部分是中心语,前一部分是修饰语。又如:

干净 [很]干净 [不]干净

这也是前一部分修饰后一部分的偏正短语。它们分别表示行为动作的状态、时间、否定等。前一种偏正短语的修饰语是定语,后一种偏正短语的修饰语是状语。定语常常有“的”的标志;状语常常有“地”的标志。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讲解

教程目标:

1 .了解语法性质

2 .理解语法的功能作用

3 .随文法学语文教学重点:语法功能作用教学难点:随文法学语文教学过程:三课时

第一小时

就语法而言,我们要用一个词来大致概括。 那是——的灵活性。 语法说研究词汇、短语和句子规律。 这条规律不是僵硬的直线,而是美丽的波浪线。

所以产生了“柔软性”。

所以,应该说是汉语的语法是有规律的,但也不是死板的,语言的表意方式根据语境和目的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看看以下三个词。 1、住在胡同里的北京人越来越少了。

2、越来越少的北京人住在胡同里。

3、住在胡同的人越来越不是北京人了。

你看,这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语序不同。

但是,它们构成的词汇单位是相同的。 这是说语序不同,强调的对象就不同。

你会发现在我们的汉语中语序很重要,在语法中这是非常重要的特征。

1、请帮帮我。

2、请拿着我的手。

——不同的词汇句法有不同的效果(举例说明效果)。

有些句子不能改变词汇,调整语序,意思大不相同。

xx先生受伤后,变成了植物人。

——变成了植物人,他就像植物一样只有呼吸,没有别的知觉,不能说话也不能动,“植物变成了人”,只能在童话里说,树木变得精致了。

这个表达方式完全不同。 这就是我们从语法方面的特点出发,形成了我们语言表达方面的灵活性。

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是语言中组词造句的规律。

首先语法概括的语言中的词有上千个,句子数量多难以计算,但句子类型确实有限。

例如,学习语法。

小玲喜欢学习。

解放军保卫祖国。

这样,我们掌握了一种类型就能造出很多句子。

比如写文章、换文章、读文章……写、写日记、写作文……这些都是结构相同的短语。

语法有层次性。 要非常清晰地概括一个对象和一个东西,就必须依靠语言这个层次性。

例如:

衬衫、

丝绸衬衫

丝绸衬衫

米色短袖丝质衬衫

我那件新买的米色短袖丝绸衬衫

语法也有稳定性。 在语言的三个要素中,语法变化最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的语法规律,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记载到今天的现代汉语,是一致的。

例如,晋人伐秦。

——警察抓贼。

语法在具有民族性的各民族语言中各有自己的特点,各民族语言也有自己的语法体系。

英语中大多数名词都有单数和复数的词形变化。

汉语主要通过特定的语序和虚词来表达语法意义,汉语有助词和丰富的量词,而英语中没有。

这就是我们民族性的不同。

以上是我们介绍的所有语言的语法所具备的性质。

从我们的中文来说,中文的语法特征如下。

(一)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通过前面的例子也可以看出,我们的中文是分析性语言,缺乏形态的变化。

语言单位搭配主要依靠语序和虚词。

英语重视时态和复数等规则。

虽然有语序,但是很灵活。 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不同用不同的说法。

各位,不能出去。 门被反锁了,——不能出去。 我想我不能出去。

第二,不要出去。 我们现在可以出去,但是我们不出去。

第三,要不要出去? 例如,稍后休息一下下课,你可以问。 要不要出去? 我还可以问,要不要出去? 同样是四个字,根据组合的不同侧重点也不同。

所以我们的语序很重要。

我们见过这样的标语。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所有的孩子,所有的——都有很深的意义。

“你站在舞台上是为了唱歌,不仅仅是为了唱歌。

“《中国好声音》 2012年9月29日,那英组决赛,刘欢对张瑶的评价”——歌唱只是感情的表达,歌曲只是形式。

表达的效果不同。

我们古人讲究文字,讲究修辞。

修辞是从语音的角度锻炼其声音,从词汇的角度锻炼其语言,必须从语法的角度精选其句式等,如其声音的颜色、词形、意义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使用我们的语言。

从古代汉语中也可以找到很多用同一句型表达一致意思的东西。

他们的结构都是一样的,但语序的不同使“使人不快”、……所以,这些词并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说话人自身的思想、她的主观态度。

她把这三个中哪个轻的排在一起。

其实我们说话的时候也在贯彻这个思想。 你总是把想强调的事情放在前面。

在虚词方面,汉语虚词多样化生动,根据是否使用虚词、用这个还是用那个,以及虚词的位置不同,表达的意义往往也不同。

例如,卖杂志卖杂志的杂志。

)二)词、句、句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

语言的几个阶段的单位:词素、词、句、句、句群。 组合时,组合方法和组合手段惊人地一致。

主要有盟、纠、动宾、补、主谓关系等五种。

例如,将词素和词素组合成复合词时,可以将两个相近或相关的词素组合成一个词,如城市、土地、伟大、耳目……。 这种关系我们称之为联合关系。

二是词和词可以构成短语,它是一个联合,如工农,两者是并列关系,勤劳勇敢,发展牢固,属于并列联合关系,单句和简单句也可以构成并列关系的复句。 例如,风停了、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也是并列的联合关系,也是一样。

让我们来看看主谓关系。 复合词:地震哮喘——我们都可以分解说明; 句)谷物丰收阳光灿烂的句子(大家的事大家做——大家的事)这是一个正面的句子,大家做的是主谓句,起谓语部分的作用。

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出,这几个阶段的单位结构是一致的。

(三)词性与句法成分关系复杂

动词“游泳”,它是“他在游泳”(谓语中心,谓语),游泳对身体好)主语)他喜欢游泳)宾语)我国游泳健儿努力的定语),其形态没有变化。 我们判断的根据是那个位置,英语与——宾格主格不同。

(四)量词和语气词丰富

汉语词汇中本来就有大量的固定量词。 比如一尺布、半斤糖、三分钱、两亩地……本来就够丰富了,我们的量词还有其他来源。

名词和动词也可以作为量词使用。 比如说骂一句、打一拳……挑三个菜、捆五捆柴火……有趣的是,我们的身体可以从头到脚做量词。 比如,像雾一样,一脸呆,一脸尘土,踩在脚心……量词的妙用,比如:一线希望,一弯新月,一轮明月,晚霞,一线生机

与其他语言相比,现代汉语量词数量多、用法灵活、分工详细构成了现代汉语的特征之一。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s://.87dh/xl/

什么是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众所周知,中学生的语法学习,对推进学生学习更多更深的语言,大有裨益,同时也是必要的。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讲解,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讲解:修改病句

 (1)句子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了应该具备的成分,影响了意思的表达,就成了一种结构不完整的病句。常见的成分残缺通常有主语残缺、定语中心语中心语残缺等。

 (2)句子成分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的搭配,要注意谓语能不能正确的陈述主语;动词和宾语的搭配,要注意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能否支配宾语表示的事物;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要注意对中心语的修饰是否合适。

 (3)语序不合理:汉语的各种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是比较固定的,如主语在谓语前头,宾语、补语在动词、形容词后头,定语、状语在中心语前头,几个递加的定语、状语也有一定的排列顺序。

 (4)句式杂糅: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每次表达只能使用一种句式。把两种说法,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往往会造成结构上的混乱。

 (5)前后表达不一致:在表达上不合情理,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病句,前后矛盾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词前后矛盾,同一句内使用了两个含义相反的词语。另一种是前后情况的表达,互相矛盾。

 (6)其他情况:指代不明、误用词类、重复罗嗦、滥用否定词、用词不当。

 6、修辞:

 (1)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反问

 (2)句式的变换和选择:

 ①句子按用途,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陈述句是告诉别人一件事;疑问句是询问别人一件事;祈使句是用来要求别人做或不做什么的句子;感叹句是用来表示某种强烈的感情的句子。

 ②句式的转换: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转换、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转换。句式转换应注意的问题:A、句式变换,只是换一种说法,换一种句式,不改变句子的原意;B、肯定句变否定句,一种方法是找反义词加?不?,还可以变双重否定句。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讲解:谓语前置

 (1)宾语前置

 宾语在一定的语境中,要放在动词谓语之前,这是古代汉语中最为突出的一种语序现象。一般地说这种前置是有条件的。其类有三:

 一、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提前。

 例如,

 ① 大王来 何操 ?

 ② 沛公 安在 ?

 ③ 臣实不才,又谁 敢怨 ?

 ④ 圣王有百,吾 孰法 焉?

 ⑤ ?许子冠乎?曰:?冠。?曰:? 奚 冠?曰:?冠素?。

 ⑥ 吾 谁欺 ,欺天乎?

 上解中疑问代词?何?、?安?、?谁?、?孰?、?奚?,都是用作宾语而置于谓语的前边的。例(3)的?敢?是能愿动词,它必须与动词连在一,所以?谁?用在?敢?之前。最有启发性的是例(6),?欺天乎?当然也是疑问句。但由于?天?这个宾语是名词。不是疑问代词。所以放在动词?欺?的后面。

 二、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要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母、无、未、、弗、勿、莫等。

 例如:

 ①然而不王者,未 之有 也。 (未有之)

 ②臣未 之闻 也 (未闻之)

 ③我无 尔诈 ,尔无我虞。 (无诈尔?)

 ④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 或欺 。 (莫欺之)

 △疑问代词作宾语而前置的格式,在上古汉语中相当严格的。据统计,《左传》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占98.4%。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置于动词前面的,并不那么严格,先秦古籍中就有一些后置的情况。例如:

 ①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 何求 。

 汉代以后,这种宾语更是大量后置,例如:

 ②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 为之 。

 虽然汉代以后的文言文,前置和后置并存。我们可以认为前置是沿袭先秦语法规则,是文人仿古的结果。

 (三)宾语后有结构助词?是?、?之?等

 为了突出宾语而把宾语提前,并在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用上?是?或?之?,构成?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例如:

 ① 宋何 罪之有 ?

 ② 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 虞虢之谓 也。

 ③ 将 虢是灭 ,何爱于虞?

 ④ 我周之东迁, 晋郑依 焉。

 ⑤ 王贪而无信, 唯蔡是感 。(感通憾怨恨)

 ⑥ 子曰:?求,无乃 尔是过 与?(责备你)

 其各例意思分别是:宋有何罪、说的是虞虢、将灭虢、依晋郑、感蔡、过尔。

 为了强调行为的单一性、排他性和论断性,便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的格式。以上例 就是这种格式。这种句式仍保留在一些成语中,如?惟命是从?唯利是图?唯才是举?等。其他语句如:

 1惟余马首是瞻。 (只要看我的马头就行了)

 2惟陈言之务去。 (只要是陈旧的语言就务必去除)

 以上各句翻译要体现出?只要?就?的意思来,如只要是命令就听从,只要有利就图,只要是人才就举荐。

 古汉语中,还有些没有形式标志的宾语前置,但并不多见。

 (2)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名词中心语前面,用来修饰中心语。但在古代汉语里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或者因为定语过长没,而为了使语言更流畅,于是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后边。今译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语前面,其格式有三类

 〈1〉数量性定语后置

 ① 命子封帅 车-- 三百乘 以伐京。

 ② 不豫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③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

 〈2〉修饰性的定语后置

 ①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②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分别译为:?长长的剑?(陆离,形容剑之长),?高高的切云冠?(崔嵬,形容冠之高)。高高的庙堂,远远的江湖。

 〈3〉?者?字短语作定语后置

 ① 太子宾客 -- 知其事音,皆白衣冠道之。

 ② 其石 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

 ③ 村中少年 -- 好事者驯养一虫。

 译为?知其事的太子宾客:?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的石头:?好事的少年?。都因为有?者?字标志而将定语后置 。

 (3) 介词宾语前置

 介词结构的宾语通常是在介词后面,但在古代汉语中,也可放在介词之前,主要以下两种:

 〈1〉疑问句中,介词的宾语前置

 ①许子 奚为 不自织? (为什么?)

 ②何以 战? (凭什么?)

 ③客 胡为 若此 (为什么?)

 ④曷为 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为何?)

 ⑤ 学 恶乎始 ? 恶乎终 ? (从哪里?)

 〈2〉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的前置。

 为了强调介词的宾语,虽无形式标志,但也可以将宾语提到介词之前。例如:

 ① 楚国 方城以 为城, 汉水以 为池。

 ② 楚战士无不 一以当十。

 ③ 沛公 北向坐,张良 西向待。

 在现代汉语中,还有? 夜以 继日?这类成语是古汉语的遗够

 (4) 介宾语短语的位置

 介宾短语可以作状语,也可以作补语,这是古今汉语相同的。但是,古汉语中表示方式、时间、处所、原因、比较、被动等的介宾断语务作补语。?以、宾?式短语作状语。补语参串,而这些补语的短语,今译时一般要作状语翻译。若仍作补语直译,便感到生际别扭,如:

 ① 何不 试之以足 ?(用脚试试)

 ② 五亩之宅, 树之以桑 。

 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从?比?)

 ④ 兵数 破于齐秦 。

 ⑤ 名垂乎后世 。

 例①、②是介对象,③介处所,主动者,⑤介时间,今译时,都应译作状语。

 (5) 谓语前置

 主倒置,是为了突出谓语的意义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彩,或是为了合乎讲对仗,押音韵,如

 ①子耶,言伐莒者?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 美哉室!

 ④ 大哉,其之为君也!

 ⑤ 灼灼其华

 ⑥ 竹喧归浣女,动下渔舟

 以上之例分别体现了谓语前的三种情况。

 A.疑问句 B.感叹句 C.旧诗词押韵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精诚所至 金石为

高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讲解:复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1)如何区分单、复句:①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复句的分句之间结构上互不包含,就是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复句和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②不能看只有一个主语就断定不是复句。③凡是一个主语管几个动词,只要中间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停顿,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复句。④有些关联词既可以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单句中。如: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单句)

 (2)复句的类型:主要有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设、条件这几种类型。判断复句关系,关联词很重要,有一个顺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记。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

 ?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设,

 ?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

浅谈分析主谓句

赵枫亭

现代汉语中,句子结构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在对句型(即按照句子的结构和格局分出的单句、复句、主谓句、非主谓句等)作结构分析时,主谓结构的句子是打开句子结构“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对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的单句的分析,要以它为标准;对复句的判断也要以它作为依据,只有在确认句子中不存在主谓(或动宾)关系后,才可以对复句作进一步的逻辑事理关系及层次的分析。可见,弄清和把握好主谓结构的句子,对句子的结构分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弄清、把握好主谓句呢?像“春天来了”,“大地渐渐地在沉睡中苏醒过来”,“他们沐浴着春光”。这些只是由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作为主语,动词、形容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作为谓语的句子,很容易分清主语、谓语。但是一旦遇上动词、形容词、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作主语,名词、名词短语作谓语,主谓短语作主语、作谓语这种大主语套有小主语,大谓语套有小谓语的复杂情况,就容易使初学者犯难。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先“谓”后“主”析句法。掌握了它,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句子,都能迎刃而解。以下谨作介绍。

所谓先“谓”后“主”,就是突破平常从左至右先找主语后找谓语的析句方法,反其道而行之,先从右边找谓语,找到谓语再推出主语(主谓倒装的变式句除外),其原理是根据主语、谓语的性质决定的。我们知道,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而谓语就是对主语所作的陈述(或叫陈述的内容)。有些句子的主语部分是由两个或更多的词组成的复杂短语,客观上造成了一种干扰因素,使主谓变得隐晦,而谓语是对主语作陈述的,是有一定指向的,根据这一点,我们就可按图索骥,抓住谓语,从而“牵”出主语。例如:“我们祖国 || 繁荣富强。”这个句子的主语部分有代词、名词,而名词、代词两者的主要语法功能之一,就是在句中常作主语。那么,这里到底是“我们”作主语,还是“祖国”作主语呢?我们不必急于确定,先看谓语“繁荣富强”,它指向哪里,哪里便是主语。“繁荣富强”通常用于对国家国力状况的描述,这里显然是“祖国”作主语,“我们”只是“祖国”的定语罢了,由于两者结合紧密而省略了其间的助词“的”。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借以说明先“谓”后“主”析句法的原理和方法。一旦遇到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更需要用这种方法去分析。例如:

( 1 )让他去承担这艰巨、复杂的任务很合适。

( 2 )她说她梦见一条天龙从天上下来了。

( 3 )大家兴致很高。

例( 1 )中,“很合适”是句子的陈述部分,作谓语,由一个简单的形容词短语充当。谓语陈述的对象是“让他去承担这艰巨、复杂的任务”,是句子的主语,由一个兼语短语充当。例( 2 )中,陈述部分则是“说她梦见一条天龙从天上下来了”,作句子的谓语,是一个动宾关系的动词短语,而动词的宾语又是由一个复杂的主谓短语充当。全句的谓语所陈述的对象是“她”,是全句的主语,由一个代词充当。

由此可见,先“谓”后“主”析句法的关键是主语和谓语两部分的界断问题。要准备界断两者,既不能凭空想像,也不能从字数上等量划定,而是要根据主语和谓语两者的性质,抓住“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及它们所属信息的内容来界断。其要领,就是“用可能的语音停顿来辨别”(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如例( 3 )可断成“大家--兴致很高”,因为从全句的语意看,是以主谓短语“兴致很高”作谓语来陈述主语“大家”的,并不是“很高”陈述“大家兴致”。

当然,先“谓”后“主”析句法除了依据主语和谓语两者的性质,抓住“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及它们所属信息的内容,掌握用可能的语音停顿界断主语谓语的要领之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语法基础。既有一定的语法知识,又掌握一些分析句子的要诀,这才是正确分析的最佳方法。

非主谓句的用途和界定

摘 要 非主谓句多是汉语语法的特点之一,常用于书名、篇名,也常用于点明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文字的开头、简短对话、呼语等场合。省略句、存现句和独立成分的一大部分应归属于非主谓句。

关键词 非主谓句 用途 界定

非主谓句是与主谓句相对的一种句型,在现代汉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口语中.非主谓句的数量占优势,在文艺作品中,非主谓句与主谓句数量相当。本文拟对非主谓句的用途、地位和界定作一些探讨。

非主谓句组成的成份。词的方面,现代汉语中几乎所有的实词都能组成非主谓句。如名词(蛇!)、动词(再见2)、形容词(好。)、代词(怎样?)、数词(一二三四:)、副词(不!)、叹词(啊……)、拟声词(拍!)等。量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不能组成非主谓句。

短语方面,除主谓短语外,其他短语都可以组成非主谓句。如动宾短语(谢谢您1)、偏正短语(多么可爱的秋色啊:)、补充短语(妙极了1)、联合短语(有人没有?)、数量短语(《百万英镑》)、方位短语(谷场上。)、复指短语(《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兼语短语(有人开枪:)、连动短语(到黄山旅游去J)、介词短语(《在烈日和暴雨下》)、的字短语(不要脸的)等。

非主谓句常用于以下几种场合:

1.书名、篇名、街名、店名等。如《西游记》、《阿Q正传》、《林家铺子》;《爱尔克的灯光》、《秋夜》;朝内大街、锦江饭店。书名、文章题目、片名、单位名称等大部分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但也有少数是动词、形容词或动词、形容词性短语。

2.点明发生的时间、地点。如:

(1)穆青《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九六六年一月。

(2)郭沫若《屈原》:东皇太一庙之正殿。

(3)吕宕、叶元《林则徐》:村庄……一八四一年五月三十一日……大镕树上……三元古庙门口……。

例(1)指出故事发生的时间。例(2)点明这场戏发生的地点。例(3)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并以地点的转换作为**分镜头的依据。

3.一段文字的开头,常用非主谓句作提示、导语。如:

吕叔湘《错字小议》:书看报,见错字。

(2)朱光潜《对于古松的三种态度》:对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

(3)丁玲《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当大地刚刚从薄明的晨曦中苏醒过来的时候,在肃穆的清

凉的果树园子里,便飘荡着清朗的笑声。

非主谓句往往摆出客观的、公认的、常见的事实、道理或情况,多用于文章的开端或段落的开头。

4.问话或答话。如:

(1)“老大爷,你的电话。”“谢谢。”

(2)“什么事?”“请。”

(3)“刮台风了,快进港。”“明白了。”例(1)是在某传达室里两人的对话。例(2)是在某校办公室门前的师生两人对话。例(3)是海上对讲帆的一次通话。以上问答均为非主谓句。

5.呼语。如“老爷……”、“师傅!”、“喂,小妹一”呼语都是名词性词语,有称谓、姓名、职称、官称、通称等,要重读或拖长音,以引起被呼唤者的注意。

6.叹词句。叹词是一种表达种种感情的词类,它可以表示感叹、惊喜、呼唤和应答等。如:曹禺《雷雨》:周朴园 (忽然立起)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

周朴园 哦。当朴园知道侍萍还活着,惊恐不已,厉声责问,鲁不作正面回答。剧作者用一个非主谓句“哦”。表达了周放心的情态。

又如朱自清《背影》:唉2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J用表伤感的叹词“唉”,体现出作者对父亲深切的爱、无限的怀念。

叹词在语言表达中总是单独出现,都是独词句。赵元任先生说:“叹词是最地道的零句。”(按:即非主谓句)c1

7.叙述自然现象、情况的变化或出现的事物。如:

(1)电报:/酒?/水?/飞机。

(2)下雪了。/起风了。/出太阳了。

(3)着火了2/开船了。/奏国歌。

例(1)是出现的事物。例(2)是产生的自然现象。例(3)是发生的情况变化。

8.表示说话人的某种感情:号召、命令、劝告、催促、禁止、祝愿、恭敬、赞叹、贬斥等。如:

赞叹、贬斥:白虎星I/呸I。/妙极了1

号召、命令:向右看齐:/重来:/干杯:/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J

劝告、催促、禁止:请勿吸烟:结帐啦!/谢绝中介:

祝愿、恭敬:祝你健康I/恭喜发财:

非主谓句的用途远不止这几个方面,以上仅举其要。

从结构上看,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单句又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类。

复句是由分句组成的,分句也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种形式。非主谓句形式的分句在复句中为数不少。陈建民认为:“在流水句中,非主谓小句的使用频率较高,远在主谓小句之上。””《关于写文章》的28个复句共有77个分句,其中非主谓句形式多达46句。如果把省略句、存现句以及列为独立成分的拟声词、叹词和呼语等也包括进去,那非主谓句的比例肯定超过现代汉语句子总数的一半。可见非主谓句在现代汉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主谓句平起平坐。

把一大部分非主谓句划为主谓句或句子成分,我们认为应当提出来讨论。

省略句是不是非主谓句?看法不一。张中行认为:“无主句和单词句是非主谓句。省略句,从表面看虽然常常像是非主请句.但本质上常常是主谓句,只是经过省略罢了。”④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称之为“不完全主谓句”,顾名思义,它是主谓句的一种,只是主语在句子里没有出现而已。②赵元任、陈建民认为是非主渭句。赵先生“零句”的例子中有:你认得那个人吗?认得。他几时来?初三来。他要吃什么?要吃肉。。“认得。”“初三来。”“要吃肉。”都是省略句,很显然,赵把省略句归主非主谓句。陈建民也指出/‘省略主语和谓语的句子都是非主谓句。”⑦

具体的语言事实也证明省略句是属于非主谓句。某白,一批山区里的老人参观某机场,当一架飞机起飞时,几个老人不约而同地喊起来:“我看到了飞机。”“看到了飞机了。”“飞机。”这三个句子意思差不多。从结构上看、第一句是主谓短语形成的句子,应届主谓句,第二三句是非主谓短语、单个词形成的句子,应属非主谓句。这样划分才真正符合一般语法书上给非主谓句

所下的定义。如果说“看到了飞机了。”隐含主语“我”,是非自足句。“飞机。”由于不能添加其他成分,是自足句,那这样的说法欠妥。因为这三个句子都表达“我看到了飞机了。”或“飞机我看到了。”的意思。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无论主谓句还是非主谓句,结构都是完整的,语义都是清楚的,信息量都是充足的。其实,汉族人思维习惯并没有将一句句话都按主谓句来表述,来理解的。如“买什么?”“书包。”“钱包呢?”“放在车上。”这几句意思很清楚,结构也完整,都是非主谓句。我们大可不必把“买什么?”和“放在车上。”划为主谓句,认为是“你买什么?”和“钱包放在车上。”主谓句的省略形式。

存现句问题,50年代语法学界老前辈曾进行过热烈的争论,这里不作赘述。笔者认为,“门外走进一个人。”“下午又走了一批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应当是非主谓句,其结构成分是“状语十谓语(动词)十宾语”④。

关于是独立成分还是非主谓句的问题,先看几个例子:

(1)《汉语知识》:啊,你怎么这样客气起来。

(2)秦牧《土地》:啊!这宝贵的土地……

(3)老舍《茶馆》:王掌柜,你好?

(4)老舍《茶馆》:二哥!你好哇?

(5)曹禺《雷雨》:无锡是个好地方。

(6)曹禺《雷雨》:你少多嘴,出去

这六个例子,“啊,王掌柜、二哥、出去”都有独立的达意功能,但一般语法书处理方法却不同。例(2)、(4)、(6)之后固有句末点号,划为单句或分句、例(1)、(3)、(5)之后均是逗号,不够格充任分句,只是“独立成分”。近年来,研究成果证明,叹词,拟声词能充任句法成分,是特殊的词类。通过例(1)与例(2),例(3)与例(4),例(5)与例(6)三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过去对使用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等)和句中点号(逗号)的处理不尽合理,拟声词、叹词和呼语既可以独立成句,在句中也就可以单独组成分句,完全不必放到句法结构中很难说清楚的“独立成分”中。

总而言之,省略句、存现句以及独立成分的一大部分应该划入非主谓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