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经典名句400句短句_佛经十大经典名句
1.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的区别在哪?
2.400分求几本好看的
玄奘大师 从印度取回的有 大小乘 经律论三藏共520夹,657部。 《大正藏》
0124 02 P0547 缘起经 (1卷)〖 唐 玄奘译〗
0220 05 P000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600卷) (第1-200卷)〖 唐 玄奘译〗
0220 06 P000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201-400卷)〖 唐 玄奘译〗
0220 07 P0001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401-600卷)〖 唐 玄奘译〗
0251 08 P0848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1卷)〖 唐 玄奘译〗
0289 10 P0591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1卷)〖 唐 玄奘译〗
0367 12 P0348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1卷)〖 唐 玄奘译〗
0390 12 P1112 佛临涅盘记法住经 (1卷)〖 唐 玄奘译〗
0411 13 P0721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10卷)〖 唐 玄奘译〗
0436 14 P0107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 (1卷)〖 唐 玄奘译〗
0450 14 P0404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1卷)〖 唐 玄奘译〗
0476 14 P0557 说无垢称经 (6卷)〖 唐 玄奘译〗
0515 14 P0786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1卷)〖 唐 玄奘译〗
0592 15 P0124 天请问经 (1卷)〖 唐 玄奘译〗
0648 15 P0723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 (1卷)〖 唐 玄奘译〗
0676 16 P0688 解深密经 (5卷)〖 唐 玄奘译〗
0680 16 P0720 佛说佛地经 (1卷)〖 唐 玄奘译〗
0689 16 P0782 甚希有经 (1卷)〖 唐 玄奘译〗
0691 16 P0785 最无比经 (1卷)〖 唐 玄奘译〗
0714 16 P0827 缘起圣道经 (1卷)〖 唐 玄奘译〗
0717 16 P0837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2卷)〖 唐 玄奘译〗
0765 17 P0662 本事经 (7卷)〖 唐 玄奘译〗
0840 17 P0910 称赞大乘功德经 (1卷)〖 唐 玄奘译〗
0918 19 P0001 诸佛心陀罗尼经 (1卷)〖 唐 玄奘译〗
1034 20 P0017 咒五首 (1卷)〖 唐 玄奘译〗
1071 20 P0152 十一面神咒心经 (1卷)〖 唐 玄奘译〗
1094 20 P0402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 (1卷)〖 唐 玄奘译〗
1162 20 P0666 持世陀罗尼经 (1卷)〖 唐 玄奘译〗
1360 21 P0878 六门陀罗尼经 (1卷)〖 唐 玄奘译〗
1363 21 P0882 胜幢臂印陀罗尼经 (1卷)〖 唐 玄奘译〗
1365 21 P0883 八名普密陀罗尼经 (1卷)〖 唐 玄奘译〗
1395 21 P0912 拔济苦难陀罗尼经 (1卷)〖 唐 玄奘译〗
1499 24 P1104 菩萨戒羯磨文 (1卷)〖 唐 玄奘译〗
1501 24 P1110 菩萨戒本 (1卷)〖 唐 玄奘译〗
1530 26 P0291 佛地经论 (7卷)〖 唐 玄奘译〗
1536 26 P0367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20卷)〖 唐 玄奘译〗
1537 26 P0453 阿毗达磨法蕴足论 (12卷)〖 唐 玄奘译〗
1539 26 P0531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16卷)〖 唐 玄奘译〗
1540 26 P0614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3卷)〖 唐 玄奘译〗
1542 26 P0692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18卷)〖 唐 玄奘译〗
1544 26 P0918 阿毗达磨发智论 (20卷)〖 唐 玄奘译〗
1545 27 P0001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200卷)〖 唐 玄奘译〗
1554 28 P0980 入阿毗达磨论 (2卷)〖 唐 玄奘译〗
1555 28 P0989 五事毗婆沙论 (2卷)〖 唐 玄奘译〗
1558 29 P0001 阿毗达磨俱舍论 (30卷)〖 唐 玄奘译〗
1560 29 P0310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 (1卷)〖 唐 玄奘译〗
1562 29 P0329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80卷)〖 唐 玄奘译〗
1563 29 P0777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40卷)〖 唐 玄奘译〗
1570 30 P0182 广百论本 (1卷)〖 唐 玄奘译〗
1571 30 P0187 大乘广百论释论 (10卷)〖 唐 玄奘译〗
1578 30 P0268 大乘掌珍论 (2卷)〖 唐 玄奘译〗
1579 30 P0279 瑜伽师地论 (100卷)〖 唐 玄奘译〗
1580 30 P0883 瑜伽师地论释 (1卷)〖 唐 玄奘译〗
1585 31 P0001 成唯识论 (10卷)〖 唐 玄奘译〗
1586 31 P0060 唯识三十论颂 (1卷)〖 唐 玄奘译〗
1590 31 P0074 唯识二十论 (1卷)〖 唐 玄奘译〗
1594 31 P0132 摄大乘论本 (3卷)〖 唐 玄奘译〗
15 31 P0321 摄大乘论释 (10卷)〖 唐 玄奘译〗
1598 31 P0380 摄大乘论释 (10卷)〖 唐 玄奘译〗
1600 31 P0464 辩中边论 (3卷)〖 唐 玄奘译〗
1601 31 P0477 辩中边论颂 (1卷)〖 唐 玄奘译〗
1602 31 P0480 显扬圣教论 (20卷)〖 唐 玄奘译〗
1603 31 P0583 显扬圣教论颂 (1卷)〖 唐 玄奘译〗
1605 31 P0663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7卷)〖 唐 玄奘译〗
1606 31 P0694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16卷)〖 唐 玄奘译〗
1609 31 P0781 大乘成业论 (1卷)〖 唐 玄奘译〗
1612 31 P0848 大乘五蕴论 (1卷)〖 唐 玄奘译〗
1614 31 P0855 大乘百法明门论 (1卷)〖 唐 玄奘译〗
1624 31 P0888 观所缘缘论 (1卷)〖 唐 玄奘译〗
1628 32 P0001 因明正理门论本 (1卷)〖 唐 玄奘译〗
1630 32 P0011 因明入正理论 (1卷)〖 唐 玄奘译〗
2030 49 P0012 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 (1卷)〖 唐 玄奘译〗
2031 49 P0015 异部宗轮论 (1卷)〖 唐 玄奘译〗
2138 54 P1262 胜宗十句义论 (1卷)〖 唐 玄奘译〗(按:此为胜论派经典,非佛经)
大乘佛法与小乘佛法的区别在哪?
“所谓的发菩提心者,正是发愿作佛之心;发愿作佛之心者,则是救度一切众生之心。而度众生的心者,则是摄受一切众生,往生于诸佛国土之心也。”那么,接下来跟随我一起来 佛经大全 看看佛经经典名句400句吧!
佛经经典名句400句
1、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8、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9、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0、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11、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2、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13、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1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5、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1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17、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18、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必落魔道。
19、知见立知,即无名本。
2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2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2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2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欲。*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24、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25、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6、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7、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28、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9、尸弃佛偈,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0、毗舍浮佛偈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31、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2、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33、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34、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35、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36、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37、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8、三界轮回*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39、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40、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41、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42、文殊当知,愚痴众生,不觉不知,寿命短薄,如石火光,如水上泡,如电光出,云何於中不惊不惧,云何於中广贪财利,云何於中耽*嗜酒,云何於中生嫉妒心。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诸佛菩萨能到彼岸,凡夫众生定当沦没。无常杀鬼来无时节,纵有无量无边金银财宝,情求赎命,无有是处。众生当知,须观此身而生念言,是身如四毒蛇,常为无量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恶,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罗刹处内,是身不久,当为乌鹊饿狗之所食噉,须舍秽身,求菩提心。当观此身,舍命之时,白汗流出,两手横空,楚痛难忍,命根尽时,一日二日至於五日,膨胀青瘀,脓汗流出,父母妻子而不喜见,乃至身骨散在於地,脚骨异处,膞骨胫骨、腰骨肋骨、脊骨顶骨髑髅各各异处,身肉肠胃、肝肾肺脏为诸虫薮,云何於中横生有我,生存之时,金银财宝,钱财库藏,何关我事?
400分求几本好看的
印度佛教的流派及演变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后,在印度几经演变,大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中叶,为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继传承时期,称为根本佛教或原始佛教(佛逝世后约100年之间)。(2)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至公元1世纪,由于对教义和戒律的理解不同,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二部,称之为根本二部,并从中演化出许多教团,后称为18部或20部,称为部派佛教(原始佛教时期后约400年之间)。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被称之为小乘佛教。(3)佛示寂500年后,产生了大乘佛教,即龙树菩萨创立的中观学派(此后约400年),被称为空宗。后来大乘佛教有瑜伽行学派(此后又约400年)的产生,被称为有宗。这一时期的后期,密宗颇为流行。(4)到7世纪至9世纪,大乘佛教的部分派别与原婆罗门教结合而发展为密教(此后又约300年)。自11世纪到13世纪,印度受到外来侵略,佛教在印度趋于衰落。
小乘佛教。佛教创立时,印度已进入农奴社会。当时印度传统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种信仰及婆罗门作为一切知识垄断和神权统治代表的地位开始动摇,并成为众矢之的。自由思想家中出现了反传统信仰的沙门思潮。佛教属于沙门思潮之一。佛陀所处时代的印度,和我国春秋战国一样,也出现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产生过许多对于宇宙、社会、人生的不同见解。其中,学术界和佛教界所公认对佛陀有影响的,有六个学派即所谓的“六师外道”。
通常把释迦牟尼创教及其弟子相续传承时期的佛教称为原始佛教,也称根本佛教。佛陀从不作形上立说,一切诉之于理性经验,教人实践解脱道。佛陀极善于删繁从简,就地取材运用譬喻,每对弟子说法,总是要言不繁,绝少见长篇大论。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为便于记忆,用偈颂形式,后编辑为经、律、论组成三藏。在经藏中,近代学者认为真正属于佛陀的说教和最早的经典是《经集》、《如是语经》和《无问自说经》其中包括一些戒律条文。
佛教创立后,在印度几经演变。佛陀逝世后,弟子们奉行四谛、八正道等基本教义,在教团生活中维持他在世时的设施和惯例。由于佛陀在世时于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有不同说法,弟子们便对此产生不同的理解。约在佛灭后100年,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大部,称为根本二部。此后100年间续有分裂,先后分成18部或20部,称为枝末部派。故称之为部派佛教。关于分裂原因 ,南、北传佛教有不同说法。据南传佛教的说法,主要是戒律的意见不同;据北传佛教的说法,主要是对教理的看法不同。
在佛灭后约100多年,以毗舍离城为中心的东方跋耆族的比丘,对戒律取了较为自由的行动,而归结为“十事”:(1)角盐净:即是听贮食盐于角器之中。(2)二指净:即日影偏过正午二指后,如未吃饱,仍可进食。(3)他聚落净:即在一食之后,仍可到另一聚落复食。(4)住处净:即是区(界内)的比丘,可不必同一处布萨。(5)随意净:即是众议处决时,虽不全部出席,但仍有效,只要求得到他们于事后承诺即可。(6)所习净:随顺先例。(7)生和合(不搅拌)净:即是可饮未经搅拌去脂的牛乳。(8)饮渎 楼疑净:可喝未发酵、或半发酵的棕榈汁。(9)无缘坐具净:即缝制坐具,可不用贴边,并随意大小。(10)金银净:即听受金银财物。
但以耶舍为首的西方比丘(以摩偷罗城为中心),则以此不合乎律制,判为非法,因而引起争论。对于这“十事非法”的结果,就是上座部与大众部的分裂。认为“十事非法”的耶舍长老成为上座部,意思是以佛教长老为中心的正统派。坚持实行这十事的跋耆一派成为大众部,被认为是佛教的非正统派。“部”的原意是“说”的意思。上座部属于长老的主张,大众都是多数僧侣的主张,是比较强调发展的流派。其实若以佛陀思想去衡量,此十事正是佛陀告知阿难的细微戒可舍的范围。上座部长老格于佛制的尊严,在律文中增补了十事为成文法。但跋耆比丘们的内心还是不平,更值得注意的是毗舍离国王,亦不满客来的少数上座,并加以驱逐,造成了部派分化。最初,大众部分化为8部,后来上座部分化为10部,共18部,连同上座部、大众部合称20部。南传佛教史载18部,即去掉北传佛教史所说的西山派和北山派。
关于这些部派的名称,有的据部主名字命名,如犊子部、法上部、法藏部等。有的据学说性质或名字命名,如一说部、多闻部、经量部、正量部、说一切有部等。有的据部派流传地点命名,如制多山部、西山部、北山部等。这些部派中,主要是大众部和上座部的分裂,故称为“根本分裂”。变化最多、最快是说一切有部。在佛学思想中,最重要的流派是说一切有部和经量部。当时佛教传播范围很广,北至喜马拉雅山麓,南至基斯那特河(克里希那河)。一般认为,上座部以说一切有部为代表,它与大众部在教义上有较大差别。
上座部与大众部的主要差别:(1)佛陀观,大众部系统认为释迦牟尼生来非凡,威力无边,无生灭变化,他讲的每字每句都是佛法;而上座部虽承认历史上作为教主的释迦,却认为他生前也有常人的烦恼,他讲的话不一定都是佛法。
(2)对世界的看法。大众部系统认为一切皆虚不实,都不过是些由人们方便施设的“名”,只有出世间的“道及道果”是真实的,较强调“空”的方面;上座部系统中,特别是最有势力的说一切有部,认为“三世实有,法体恒有”,肯定五蕴及由它们组成的一切物质性和精神性的东西,把它们分成色法、心法、心所法等,又把心所法分成:大地、大善地、大烦恼地、大不善、小烦恼、不定这六类法。以上都是有生灭变化的“有为法”,此外还有“择灭无为”(涅 )等永恒不变的“无为法”。
(3)轮回问题。大众部因强调摆脱生死的出世的真实性,对此没有展开讨论,而上座部系统对此有激烈争论。有没有轮回主体,有没有灵魂?在原始佛教理论中没有明确论证,但实际上是承认的,因为否认这点,它的三世轮回说就不能成立。上座部系统的犊子部认为有轮回主体,称之为“补特伽罗”,说它承受着前生的“业因”(行)投入母胎,形成今世的生命。此外,经量部主张有“一味蕴”,说一切有部主张“世俗补特伽罗”(或“我”),都可以看作是灵魂。
(4)关于解脱修行。大众部系统认为众生有内在的解脱根据,即“心性”,说它本来清净,只是由于后天的情欲才使它受到染污,此即“心性本净,客尘随烦恼之所杂染,说为不净”,在修行理论中已包含顿悟成份;上座部系统基本因袭原始佛教主张,把觉悟解脱过程看作是克制和灭除情欲的过程,没有提出内在的心性问题,将观悟四谛的禅修程序更加繁杂化、细致化,并把不同观悟阶段与解脱的果位(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结合在一起。
可见,在部派佛教中,大众部系统的主张较开化、简单易行,而上座部系统较保守、教义繁琐,主张累世修行。部派佛教从原始佛教偏重人生哲学而扩展到宇宙领域。大众部偏重于讲“空”,从宗教实践和宗教理论的角度来看,大众部对后来的大乘佛教影响较深刻,大众部的理论与大乘中观学派(空宗)有较多的渊源关系。而上座部则向说经部演变,后来又在深受大乘空宗的影响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大乘瑜伽行学派(有宗),而将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为小乘。
大乘佛教。大乘佛教产生的社会原因是,随着封建经济的形成,教义理论日益复杂烦琐,过着严格的出家持戒生活的佛教教团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因此带有自由色彩、较多神话要素的大众部教义受到欢迎。大乘佛教就是在大众部教义基础上创立的。大众部原在南方盛行,大乘佛教盛行后,它便随之消失了。大乘佛教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也受到民间宗教信仰及希腊、伊朗文化思想的影响。在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时期,在家信徒是僧团的势力,他们在经济上资助僧团的宗教活动,并负责维修佛教遗迹和佛塔等宗教场所。这些在家居士是促使大乘佛教产生的重要社会力量。
在纪元前后,在佛教徒中,流行着对佛塔的崇拜,从而形成了菩萨众——大乘最初的教团。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据《大般若经》、《维摩经》、《妙法莲华经》等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进行修持和传教,形成了中观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两大系统,而将早期佛教贬为小乘,发生了大乘与小乘的历史分裂。
大乘佛教分空(中观学派)、有(瑜伽行学派)二宗。中观学派主张观察问题要不落一边(如空与有、常与无,各一边),即要综合两边,符合中道,因而名中观学派。由龙树菩萨(150一250年)及其弟子提婆(圣天,170一270年)所创立,奉《大品般若经》为主要经典,龙树所著《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和提婆所著的《百论》为基本理论著作。提婆的后继者罗 罗传系至清辨及佛护,随后又分演为不同派系。约在4一5世纪,大乘佛教又形成了瑜伽行派,并成为佛学主流。“瑜伽”是相应的意思。瑜伽行学派尊称弥勒为始祖,以《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为主要经典。而实际创始人是无著和世亲两兄弟。无著的《摄大乘论》、世亲的《二十唯识颂》、《三十唯识颂》和《大乘百法明门论》等著作,在创宗方面作用最大。继世亲之后有亲胜和火辨两家,他们相继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安慧和真谛。以上为前期瑜伽行派。再后,继世亲、火辨一系的陈那,特重视因明学(也就是逻辑论证和认识探讨),而发挥陈那思想的有无性、护法、戒贤(玄奘法师在印度的老师)和法称,被称为后期的瑜伽行派。
龙树、提婆反对部派佛教某些流派的万物实有的观点,认为人生的痛苦在于人们对于世间一切事物没有真正的了解,产生了颠倒分别的无益戏论。要解脱痛苦,最根本的是要体会一切事物的“实际”,认清一切事物并无实体,即“无自性”,就是“空”。中观学派的空观是根据缘起学:万物既是因缘和合而生,这就说明其不是真实的存在。因缘所生就证明事物的内在并不真实,任何事物只要依靠先行事物而得以存在,它就必定失去声称自己有内在真实性的权利。佛教缘起学是讲任何事物都是有原因的,否则就不是实有的事物。这就是说,由于事物是有原因的,因此是实有的。而中观学派认为,一切有原因的事物都不是真实的,正是因为有原因,所以才不真实。这是在原来的缘起学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缘起性空”、“一切皆空”的宇宙观,因此,大乘中观学派被称为空宗。
瑜伽行学派继承了中观学派的空观思想,但认为“一切皆空”的说法会导致否定佛的主体和境界论,危及佛教自身存在。于是,提出了“万物唯识”所变,“识有境无”的主张。众生的“识”是变现万物的根源,由于万物由识所变,因此万物(也就是境)是无(也就是空)。由于识能变现万物,因此识是有的。瑜伽行派主张识有,所以又名有宗。识能变现万物,识也就是众生轮回转生的主体。由此,瑜伽行派提出了“转依”的宗旨,用作为解脱的代替语。所谓“转依”是从人们与生俱来相续不断的意识状态着眼,认为人们意识、认识的转变会影响行为,也会使整个认识行为和环境都发生转化,众生也就随着这种转化而成佛。这是佛学中最具有典范意义的哲学。
大乘佛教思潮的出现,是继部派佛教之后的第二次大分化,也是对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最大冲击,从整个印度佛教史来看,是最大的一次分裂。“乘”是运载或道路之意,大乘佛教指责前期佛教只求个人解脱,是小乘。前期佛教则不承认自己是小乘,而认为自己是佛教正统,并指责大乘佛教是杜撰的,并非佛陀的教化。其实,任何宗派和学派都有一个发展、演变、补充进而完善的过程。部派佛教补充了原始佛教的一些理论,大乘空、有二宗继承和发扬了前期佛教学说,并有所发展,在理论上更为完善。
大、小乘佛教在精神和实质上的区别。1.在对佛陀的看法上,小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是人间的觉者,佛教教主和传教师。而大乘佛教认为,只有依靠佛的智慧、功德才能救度众生,而把佛视为超人的存在。小乘佛教一般认为佛仅一尊就是释伽牟尼,大乘佛教认为有十方三世无量诸佛,如阿 佛、阿弥陀佛、弥勒佛、药师佛等等。这就更进一步认为佛是整个宇宙力量的体现。
2.在追求的理想上,小乘以追求阿罗汉果为究竟,偏重于个人解脱,而大乘以成佛为目的,提出了菩萨(菩萨是菩提萨 的简称,是有情、智慧、觉悟的意思,故可意译为觉有情)的名号,作为成就正觉(佛)的准备。认为菩萨是佛体,应以菩萨为目标,众生只要达到去掉无明,就可以进入究竟的境界——涅 。普渡众生的思想不在寂灭,而在永生。
3.在修持方法上,小乘认为人生痛苦的原因在于人生的本质,即由种种行为(业)和种种烦恼(惑)而产生的苦果,应当重教尊闻,追求断业灭惑,不使再生。所以主张个人远离社会,隐遁禁欲。大乘则认为,人生问题不应孤立解决,而应全面解决,不但自己要解除痛苦,也要使他人解除痛苦,即强调众生的“共业”共同转化。因而大乘重行为,强调不应回避现实,而要面对现实,理解现实,厂行六度四摄之法,修菩萨之行,在现实中求得解脱。
4.在理论上,小乘拘于佛说,认为佛所说的都是实在的,佛说有某个概念,就有某个概念的存在;只承认“人无我”,即人没有独立永恒的实体,人是空的;至于宇宙万有,则不是空的,这就是“人空法有”的学说。大乘佛教对于佛说则有较为自由的解释和发挥的色彩,认为不仅“人空”,且“法也空”,即宇宙万有也没有独立永恒的实体,也是空的,是“一切皆空”,主体和客观都是空的。
大、小乘过去一直有宗派的争执,更有甚者,小乘人不同大乘者共饮一条河的水,其实这只是一种偏执。一般认为,小乘佛教较为接近佛陀的原意,大乘佛教是“非佛说”,但却是佛陀所示之本怀。其实,在小乘佛教理论中,已含有大乘佛教的思想,只有部派佛教,尤其是说一切有部,对“法”的分析及枝末的固定,才把活泼圆融的佛法变成了严密的理论,将其佛法范围起来,筑成了阻止前进的樊篱,从而使佛教发展受到局限。大乘佛教继部派佛教的发展,冲破了这道樊篱,使佛陀精神得到开放。按“乘”是运载和道路之意,则大、小乘都是按照佛陀所示之路在前进,只不过行程和运载的能力有区别而已。有如以往用人担负重,继之而用牛马驮运,稍后有鸡公车、架架车、木船。至现代已是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了,能说这种发展不对吗?人出外旅行,尚有步行或骑自行车者,能说他们不能到达旅行的目的地吗?小乘以阿罗汉为究竟果位,大乘则以成佛为目标,所以菩萨道深广无伦,其主要内容就是发菩提心,行波罗蜜多,历十地而成佛。据《大智度论》三句话,可概括大乘教义:(1)一切智智相作意,——一切智智即无上菩提;(2)大悲为上首,——发大悲心以普救众生之苦;(3)无所得为方便行,——体证缘生空无我之义,忘我而为众生服务,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所以《华严经》上说:“以一切众生为树根,诸佛菩萨为花果。”又说:“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这是说大乘佛教以度众生为自救的辩证目的,这也就是大乘无常观的世界观和菩萨行的人生观的具体实践。
我个人看了有四年的看史,现在说的上名字的几乎本本看过。现在推荐一些我个人总结的经典但普及率不是很高的书。?
艾米《山楂树之恋》?是我在室友的推荐下看的,是一本记实,当时正是期末考复习阶段,我还是一个人看到半夜哭的死去活来。?
曾经看过《The?Contact》,中文,写的很好,很感人。?
《掮客》,看完这本书后怀疑自己在现实中再也不可能喜欢上一个男人,书中的周小山给了我太多震撼。?
还有要介绍一下洛心的《夏飘雪》,曾经在一个论坛发过,点击率颇高。我个人是看了两遍哭了两遍。?
另外介绍一下余华的文,不愧是了不起的作家,看了他的《兄弟》,后曾一度非常迷恋他的,幽默但不恶俗,看完觉得深刻甚至悲伤。?
还有最近新看一本名字叫《沥川往事》,也是狂多人推荐的一片好文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