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集模板图片_诗歌集模板
1.古诗词朗诵比赛ppt模板
2.诗歌发展史 思维导图
3.硬读《随园诗话》(5)
4.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套路
5.高三语文典型的诗歌知识点与万能答题模板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宋代〕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新绿 一作:花落)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蝴蝶飞
李贺〔唐代〕
杨花扑帐春云热,龟甲屏风醉眼缬。
东家胡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
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山对海,华对嵩。
四岳对三公。
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清暑殿,广寒宫。
拾翠对题红。
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
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
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蝴蝶枕前颠倒梦,杏花枝上朦胧月。
问天涯、何事苦关情,思离别。
声一唤,肠千结。
闽岭外,江南陌。
正长堤杨柳,翠条堪折。
镇日叮咛千百遍,只将一句频频说。
道不如归 去不如归,伤情切。
贺铸 减字木兰花冷香浮动,望处欲生蝴蝶梦。
晓日瞳昽,愁见凝酥暖渐融。
鼓催歌送,芳 酒一尊谁与共。
寂寞墙东,门掩黄昏满院风。
古诗词朗诵比赛ppt模板
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例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侈。诗歌前两句为背景铺垫,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留有悬念。“无人知”虽三字,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2.反映离乱的痛苦
例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3.同情人民的疾苦
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全诗略)
这是杜甫自伤贫困的歌。上元二年(761)秋八月,怒号的秋风卷走了杜甫浣花溪畔草堂上的茅草,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搞得屋漏床湿。面对这苦难的处境,杜甫不只是哀叹自己的遭遇,而是进一步联想到像自己一样的“天下寒士”们何时才能都解脱苦难。这种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历来为人们称道。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转换,给人一种参差错落、曲折跌宕的感觉,有助于表现坎坷生活和悲凉郁塞的心情。唐宋诗醇 云:“极无聊事,以直写见笔力,入后大波轩然而起,叠笔作收,如龙掉尾,非仅见此老胸怀,若无此意,诗亦不可作。”
例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全诗通过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炭被宫使掠夺的悲惨经过。借卖炭翁的不幸遭遇,为百姓鸣不平,用卖炭翁的形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击中唐的弊政之一“宫市”,以及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艺术上也很有特色。诗人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两句展现了几乎濒于生活绝境的老翁所能有的唯一希望,——又是多么可怜的希望!这是全诗的诗眼。其他一切描写,都集中于这个诗眼。在表现手法上,则灵活地运用了陪衬和反衬。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衬,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而这一切,正反衬出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卖炭得钱,买衣买食。老翁“衣正单”,再以夜来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辙”作陪衬,使人更感到老翁的“可怜”。而这一切,正反衬了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天寒炭贵,可以多换些衣和食。接下去,“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而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诗歌发展史 思维导图
1.学校举行诗歌朗诵,要找简单中国风的ppt模板
1.清平乐·会昌 ()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2.清平乐·六盘山 ()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两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3.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4.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5.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 过 大 荒 岭 十 八 盘 上 叹 紫 荆 , 古 来 客 外 路 难 行。 今 天 再 越 大 荒 岭, 更 恨 人 间 路 不 平。
风 瑟 瑟, 雨 蒙 蒙, 盘 蛇 伏 我 入 云 中。 相 逢 且 问 西 来 客, 前 面 关 山 更 几 重? 二, 上 五 台 山 六 月 青 山 景 色 佳, 行 程 百 里 力 未 乏。
溪 水 潺 潺 鸟 迎 客, 草 树 青 青 蝶 戏 花。 清 风 有 缘 拂 人面, 白 云 无 羁 网 罗 纱。
功 名 尘 土 国 难 在, 未 敢 偷 闲 学 出 家。 三。
咏台怀镇 五 台 青 峰 抱 古 寺, 游 人 香 客 入 台 怀。 也 慕 佛 国 清 凉 境, 四 面 流 云 过 山 来。
四。 太 原 愁 雨 一 路 风 尘 入 晋 阳, 细 雨 凄 迷 扰 愁 肠。
无 边 恼 恨 谁 能 解? 且 敲 棋 子 放 疏 狂。 五。
登 华 山 华 山 奇 险 天 下 闻, 仙 踪 难 觅 景 森 森。 临 壑 苍 松 腾 紫 气, 破 天 绝 壁 挂 祥 云。
日 迫 长 安 秦 川 碧, 烟 笼 黄 河 水 天 浑。 泣 血 江 山 兴 亡 泪, 天 地 悠 悠 古 今 人。
六。 从 西 安 奔 商 州 一 辞 西 安 赴 楚 荆, 群 峰 拥 路 路 难 行。
半 岭 行 来 脚 下 软, 石 上 清 流 浴 肤 松。 才 觉 峰 口 云 天 阔, 又 追 丹 江 驾 长 风。
日 落 山 空 何 处 宿? 两 三 灯 火 商 州 城。 七。
赴 荆 门 路 上 胎 爆 于 道, 步 行 数 十 里 无 村 落, 暮 至, 缓 缓 独 行。 欲 赴 荆 门 阻 重 冈, 野 风 摇 树 倍 凄 凉。
数 声 归 鸟 伶 晚 客, 几 处 池 水 托 夕 阳。 天 涯 孤 旅 谁 牵 系, 无 声 草 木 含 情 长。
聚 散 难 期 儿 女 事, 从 此 枕 边 少 泪 行。 八。
过荆州 微 风 疏 雨 过 荆 州, 新 街 市 景 旧 城 头。 前 朝 英 雄 无 觅 处, 衣 冠 男 女 漫 街 游。
旧 笑 景 升 无 大 志, 新 恨 商 歌 依 悠 悠。 大 江 流 尽 帝 王 业, 华 夏 干 戈 几 时 休? 九。
三峡 独 倚 船 舷 观 画 屏, 山 眉 垂 敛 怨 云 浓, 水 天 黯 淡 客 多 情。 船 过 巴 东 忽 夜 降, 沿 江 灯 火 乱 如 星, 只 疑 银 汉 落 江 中。
十。 别公安县公安朋友 云 雾 初 开 天 放 晴, 不 期 公 安 阻 行 程。
平 生 初 为 警 门 客, 斗 湖 城 关 乍 认 朋。 你 行 公 事 我 忧 民, 同 谓 报 国 道 不 同。
莫 说 异 乡 无 知 己, 最 无 情 处 尚 有 情。
2.语文古诗词演讲三分钟ppt求试想,那是另一个时空雨打芭蕉的夜晚。
那雨淅淅沥沥,似与芭蕉叶必行唱和,时而急雨嘈嘈,时而私语切切。
雨滴芭蕉声,声声入梦……
此时,一阵料峭寒风却吹散了纳兰的一帘幽梦。纳兰起身,伫立窗前,幽窗冷雨一灯孤!灯火阑珊,何在?
于是,有感而发,提手执笔而作,赋下此首《临江仙》。
词曰: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尤记手生疏。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爱妻已逝去多年,而此词正是纳兰性德内心真实的写照。
“芭蕉心欲碎”不知是芭蕉心碎,还是纳兰心碎。
“忆当初”短短三字便如一把利剑,讲纳兰与爱妻阴阳两隔!恐怕,在爱人逝去的日子里,纳兰唯有旧忆聊以回味吧!
所幸的是,过往甜蜜的日子并未消逝于流年,在那留下的微微泛黄旧时书的“鸳鸯小字”上仍可略窥一二。
看尽旧时书,洒尽今生泪!当年的娇俏语长似乎仍萦绕耳畔,鸳鸯小字里,浓浓情意一目了然!
而那旧时书,页页翻过,旧日的一幕幕轮番涌上心头,。“倦眼乍低缃帙乱”再看时,已泪眼婆娑,自然满目模糊。
三更夜,雨满床,溅湿鸳鸯被,孤人和衣睡。身旁却早已没了那人相偎。
罢了!罢了!罢了!一梦似千年!
如果说情是前生五百次的回眸,那么知音便是生生世世三生石畔日日夜夜的倾注,纳兰笃定今生情尽,只盼来世再续这为了之缘……
一首词终,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纳兰那婉丽隽永、感人肺腑的文字和那极为真挚的情感,也让我们看见了一位站在历史之畔用情至深的男子——华美至极、深沉至极、孤独至极!
3.求一个诗歌朗诵PPT告诉你,常见的几个电台的背景音乐,给你一首歌很多,到音乐盒搜索,大量的。
雅尼(他记录了与音乐生活,他的音乐激进的,让人感动的),如:与兰花一起,如果我可以告诉你,一个人的梦想。
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王子,音乐和抒情):梦想中的婚礼,明星,内存和少女的祈祷。
班得瑞(最贴近自然音乐):安妮仙境,早在早上,地球上的天堂。
. 秘密花园(很空灵的音乐):秘密花园,梦想家,喜欢的一致好评。 中国林地(琵琶语)让日本久石让(“天空之城”,与你拼车。)
喜多郎(丝绸之路)。 新浪微博的关注:诗集中的耳语。
。 。
更多的。 阿尔法Alpha。
4.语文古诗词演讲三分钟ppt求试想,那是另一个时空雨打芭蕉的夜晚。
那雨淅淅沥沥,似与芭蕉叶必行唱和,时而急雨嘈嘈,时而私语切切。雨滴芭蕉声,声声入梦……此时,一阵料峭寒风却吹散了纳兰的一帘幽梦。
纳兰起身,伫立窗前,幽窗冷雨一灯孤!灯火阑珊,何在?于是,有感而发,提手执笔而作,赋下此首《临江仙》。词曰: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
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尤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
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爱妻已逝去多年,而此词正是纳兰性德内心真实的写照。“芭蕉心欲碎”不知是芭蕉心碎,还是纳兰心碎。
“忆当初”短短三字便如一把利剑,讲纳兰与爱妻阴阳两隔!恐怕,在爱人逝去的日子里,纳兰唯有旧忆聊以回味吧!所幸的是,过往甜蜜的日子并未消逝于流年,在那留下的微微泛黄旧时书的“鸳鸯小字”上仍可略窥一二。看尽旧时书,洒尽今生泪!当年的娇俏语长似乎仍萦绕耳畔,鸳鸯小字里,浓浓情意一目了然!而那旧时书,页页翻过,旧日的一幕幕轮番涌上心头,。
“倦眼乍低缃帙乱”再看时,已泪眼婆娑,自然满目模糊。三更夜,雨满床,溅湿鸳鸯被,孤人和衣睡。
身旁却早已没了那人相偎。罢了!罢了!罢了!一梦似千年!如果说情是前生五百次的回眸,那么知音便是生生世世三生石畔日日夜夜的倾注,纳兰笃定今生情尽,只盼来世再续这为了之缘……一首词终,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纳兰那婉丽隽永、感人肺腑的文字和那极为真挚的情感,也让我们看见了一位站在历史之畔用情至深的男子——华美至极、深沉至极、孤独至极。
硬读《随园诗话》(5)
发展顺序: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新诗。
发展历程如下:
1、历史演变
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了适合本民族语言的诗歌形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最早的诗作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
到了战国时期,在南方的楚国华夏族和百越族语言逐渐融合,其诗歌集《楚辞》突破了《诗经》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体现南方语言的特点。
2、汉代的古体诗
汉代时乐府诗形成。乐府诗是为了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歌词。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三国时期以建安文学为代表的诗歌作品吸收了乐府诗的营养,为后来的格律更严谨的近体诗奠定了基础。
3、唐宋的近体诗
到了唐代,中国诗歌出现了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律诗押平声韵,每句的平仄、对仗都有规定。绝句的规定稍微松一些。
另外,在宋代达到顶峰的词也是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词的格式要依从一些固定的词牌,以便于配以乐曲演唱。
4、后期发展
自元代开始,中国诗歌的黄金时期逐渐过去,文学创作逐渐转移到戏曲、等其他形式。
5、明代的“复古”与革新
明代初期,诗歌复兴,代表作家刘基、高启。明朝中期,台阁体、前七子、后七子相继兴起,作品多为歌功颂德、复古、学习古人等。明后期诗歌成就不高。明朝词、曲成就不高。
6、清代的虚“中兴”
清朝诗歌作品、作者数量巨大,滥作之多,触目惊心,代表人物,乾隆帝。后期有龚自珍等人,诗作不佳。
清代词作较多,有朱彝尊、纳兰性德等,作品很多,号称中兴。然缺少佳作,内容无聊,境界不高。
7、近现代的虚大与危机
近代诗歌初,沿习古制,但产生了黄遵宪等怪胎。词作有王国维等,然作品不佳。
之后,新诗兴起,即现代诗。民国现代诗除新月派外,多是自由诗,格调不高、不押韵、内容贫乏、矫揉造作。
新中国建立以后,诗歌创作一度陷于停滞。18年后,十年内朦胧诗大为盛行,代表人物北岛等。20世纪开始以后,网络诗歌兴起,虽然水平错落,但是佳作频多。
扩展资料:
近现代诗歌的主要流派有:五四派、新月派、现代派、湖滨派、九叶派等。
1、“五四”派
现代诗歌是五四以来的诗歌。现代诗歌的主体是以打破旧格律形式的白话新诗。最早尝试和提倡新诗的杂志是《新青年》,它在1917年2月第6卷第二卷发表了胡适的八首白话诗。1920年,《胡适尝试集》出版,这是第一部新白话诗集。
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是早期新诗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他在《女神》中的大部分作品创作于1920年左右,传达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开启了当时的诗风。
2、新月派
近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派,一般以1927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成立初期,从1926年春开始,以《北京晨报·诗娟》副刊为位置,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翔、饶梦康、孙道东、柳梦伟等。
3、现代派
“现代派”是指1932年以后在《现代》杂志周围出现的一群诗人,包括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费明、林耕等。何其芳的《预言》等诗歌华丽而细腻。
4、湖畔派
它是中国最早的新诗流派,因为它的诗人大多聚集在西湖附近。爱是湖滨学校歌唱的主要内容。
有代表性的诗人有冯雪峰、王敬之、应树人、潘墨华等。代表作:冯雪峰《一仔》、《花女》、王静之《慧峰》、《我是死海》、英秀《芽》、潘默华《离家》等。
5、九叶派
“九叶派”是20世纪40年代的又一诗派(又称“中国新诗派”),其代表诗人有辛迪、穆旦、郑敏、杜云谢、陈景荣、杭约和、唐琦、唐诗、袁克家等。
百度百科-中国诗歌史
百度百科-诗歌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套路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 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 格调 ,而不解 风趣 。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 腔口 易描;风趣专写 性灵 ,非天才不办。”余深爱其言。须知有 性情 ,便有 格律 ;格律不在性情外。 《三百篇》 半是劳人思妇率意言情之事;谁为之格,谁为之律?而今之谈格调者,能出其范围否?况 皋 、 禹 之歌,不同乎《三百篇》;《 国风 》之格,不同乎《 雅 》、《 颂 》:格岂有一定哉? 许浑 云:“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诗在骨不在格也。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 格调,在此处指诗歌的格律声调。
? 风趣,“风趣”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其内涵多指风尚志趣,也可指风味情趣,它作为美学范畴确立在宋代,宋以后文论家对“风趣”展开了理论探讨。出自《辞海》中解释为:风尚志趣,也指风味情趣,后多指语言、文章幽默诙谐的趣味。
腔口,方言,实指腔调。腔,本指音乐、歌曲或戏曲中成系统的曲调子,亦指诗词文章的声律格调。腔口,在本处意谓固定的格式。
性灵,此处指人的精神、性情、情感。《晋书·乐志上》:“夫性灵之表,不知所以发於咏歌;感动之端,不知所以关於手足。”唐 孟郊 《怨别》诗:“沉忧损性灵,服药亦枯槁。”唐 陆希声 《山居即事》诗:“不是幽栖矫性灵,从来无意在羶腥。”清 秋瑾 《精卫石》弹词第一回:“只有英雄忠义辈,肉身虽死性灵存。”
性情,指人的禀性和气质;性格,脾气。《易·乾》:“利贞者,性情也。”孔颖达疏:“性者,天生之质,正而不邪;情者,性之欲也。”唐元稹《遣行》诗之九:“见说巴风俗,都无汉性情。”南朝梁锺嵘《诗品·总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清顾炎武《日知录·古人用韵无过十字》:“诗主性情,不贵奇巧。”清·黄宗羲《柳敬亭传》: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 格律,指一系列中国古代诗歌独有的,在创作时的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中国古代近体诗、词在格律上要求严格,诗、赋、词、曲等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外国诗歌也有自己的格律。格,通俗来讲就是格式、格局,主形;律,即音律,主韵。其他如古体诗、现代诗歌、欧化诗歌等则没有确定的、严格的格律要求。
三百篇,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篇数,也是《诗经》的代称。《诗经》大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到这个名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司马迁用的也是这个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记载有三百一十一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皋陶(gāo yáo),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人物, 皋陶出生地一般有两个说法,一传为县皋陶村人,二传为山东曲阜人。上古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中国司法鼻祖。皋陶是与尧、舜、大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葬之于六(Lù),禹据其功德,封皋陶后裔于英、六一带(今安徽六安地区),故亦被尊为六安国始祖皋陶是一位贤臣,传说中生于尧帝统治的时候,曾经被舜任命为掌管刑法的“士”,以正直闻名天下。皋陶的主要功绩有制定刑法和教育,帮助尧舜和大禹推行“五刑”、“五教”。用独角兽獬豸治狱,坚持公正;刑教兼施,要求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使社会和谐,天下大治。
禹,姓姒,名文命 (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 (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国风,《诗经》的一部分。大抵是周初至春秋间各诸侯国华夏族民间诗歌。《国风》大部分作品是汉族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
? 雅,《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中包括《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合称“二雅”。《雅》诗大部分是奴隶主贵族上层社会举行各种典礼或宴会时演唱的乐歌。《小雅》的大部分作品出自各级贵族之手,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民间歌谣,《大雅》几乎全是贵族作品。《雅》诗一般篇幅都较长,如《大雅·抑》长达12章,144句,468字。句法、用韵都较整齐,布局谨严,组织完密。《雅》诗的语言一般不如《风》诗通俗易懂,且多抽象议论。
? 颂,《诗经》的组成部分。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合称“三颂”。《颂》主要是周王和诸侯用于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的乐歌,其内容多宣扬天命,赞颂祖先的功德。《颂》诗多空洞抽象的说教,缺乏形象性和韵律美,也极少运用比、兴手法。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故有“许浑千首湿”之称。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本人翻译:
? 南宋诗人杨万里说:“从来天分偏低且又笨拙的诗人,写诗总是好谈诗词的格律韵调,而不了解写诗的真谛在于风尚情趣。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格律韵调是个空架子,有了这个格式模板,就容易往里面填充内容了,依葫芦画瓢罢了。而具有风尚情趣的作品,则必须写出人的思想、情感、灵魂,要做到这些,不是天才办不到。”我深深信服他说的这句话。我们必须知道,有了真性情,就有了格律。格律不在性情之外。《诗经》三百篇,一半以上是劳苦之人思念妻子的率性直言之作。有谁为他规定格式?又有谁为他设定音韵音调?当今那些动不动就谈格律腔调的人,写诗作词有谁能超过他们的范围呢?更何况皋陶、大禹时期的诗歌,不同于《诗经》。而《诗经》里《国风》的格式也不同于《二雅》与《三颂》。格式怎么会是一成不变的呢?唐朝诗人许浑说:“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好诗,是存在于诗人骨子里的真情感,是从诗人心底里流出来的美好意韵,而绝不存在于诗词格律之中。
高三语文典型的诗歌知识点与万能答题模板
其实诗歌鉴赏也是有套路可言的,俗话说熟能生巧,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套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
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1.古体诗:
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白居易的《琵琶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2.今体诗:
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3.词:
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 句子 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
4.曲:
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1咏怀诗
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2咏史诗
诗人对某一历史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3咏物诗
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4山水田园诗
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5边塞诗
描写边塞生活与,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四.分清各种风格流派
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 神话 故事 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词的流派:
豪放派、婉约派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刘永、姜夔、秦观、李清照。
五.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
1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 方法 。
2选材方面的反衬
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
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3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
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4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
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5结构方面的对比
对比是指在作品中把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并举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于突出形象特征,揭示形象意义,对于主题的表达也易产生犀利、深刻的效果。
6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
诗歌鉴赏答题模板套路相关 文章 :
★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套路大全
★ 古诗词鉴赏题10大规律和答题模板
★ 初二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板
★ 初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套路
★ 初中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 中考古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
★ 高三语文典型的诗歌知识点与万能答题模板
★ 语文古诗词鉴赏题典型十大规律与阅读答题技巧
★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3种套路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觉得诗词鉴赏很难,总是猜不透作者的心,导致答题时总是跑偏,得不到分数,语文古诗词鉴赏待敌该怎么回答才能得到高分?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三语文 典型的诗歌知识点
诗歌知识
诗歌题材: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怀古咏史诗,送别留别诗
思想怀远诗(包含羁旅行役诗)、婚姻(闺怨)诗,
诗歌题材:古体诗,近体诗(要掌握如何大致判断古体和近体)
宋词(又称长短句,曲词,曲子)(分为小令,中调,长调), 元曲
诗歌答题模式
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
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
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思想感情+作用效果
4.炼字类: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技巧(活用、倒装、手法)+放入句中描述景象+意境感情(作用效果)
5.关键词类:主旨作用+结构作用
6.感情类:通过XX内容+抒发(寄寓/揭露)XX感情
7.概括主旨类:诗歌定位+各句内容+通过XX手法+抒发XX感情+评价
8.鉴赏类: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技巧+语言风格+字句特色)+表达效果(感情)
9.形象类:找到诗句+分析基本含义+为何要写(主旨)+作用效果
10.诗歌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修辞知识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11.反语:多用于批判对象,揭露对象本质,进行讽刺嘲笑,增强批判性,有幽默感。
12.引用:引用一些名人名句,主要为了突出主题,增加 文章 的说服力。同时也能展示作者的读书功底与阅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表现手法:
(一)描写手法:
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和侧面描写,
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化静为动,化动为静)
点面结合,白描,工笔
(二)抒情手法: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三)其他手法:象征,衬托,类比,联想,想象,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赋比兴
表现手法的作用
1.常见的表现手法有:比兴、对比、象征、用典、烘托、虚实结合(记忆口诀为:比用对象烘虚实)
2.象征:A言在此而意在彼,丰富+B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3.衬托:突出事物特点
4.先抑后扬:在变化和反差中突出事物特点
5.借景抒情:A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B营造氛围+C委婉含蓄地表达XX思想感情
6.融情于景:A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B营造氛围,创造意境+C表达XX思想感情+D含而不露,韵味悠长,使人想象于无穷之境界
7.反讽:突出强调,深化主题
8.托物言志:A富有暗示性、朦胧性,意在言外+B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9.虚实相生:A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B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10.化用 典故 :A赋予文章语言的雅趣+B赋予文章铺垫和仿拟对象,增强古今对照的效果+C丰富文章
11.意象组合:A最大限度地增强了诗歌意象的密度和诗歌的力度+B使诗中的意象鲜明突出+C为读者提供了联想与想象的广阔天地和咀嚼回味的余地。
语文诗词鉴赏万能答题模板
语文古诗词鉴赏评价万能模板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变式提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氛围特点(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套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提问方式: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你觉得呢?
变式提问:有人这样认为,你同意吗?请说出理由。
答题步骤:
1、表述自己的观点(明确)
2、用原诗句证明此观点(具体) 答题套路 我认为( ),原因是( )(从原诗中找到理由并分条陈述)。
提问方式 :对两首诗或词进行内容与主题、法等方面的对比;也有与学过的课文诗句的对比。 变式提问:请说出两首诗词在某方面的相同点或不同点。
答题步骤: 1.找出相关的比较点(题眼) 2.对原诗中具体语句分别进行分析,分条做答。
设问方式: 1.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3.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
解题 方法 :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整首诗的语言特色)、举例证(结合诗中语句、 内容及思想感情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语言特点:含蓄、幽默、风趣、直露、 洗练、沉郁、委婉、 平实、典雅、通俗、自然、清新、雄浑、 优美、质朴、华丽、准确传神、言简意丰、音韵和谐等。平实淳朴、含蓄委婉、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磅礴、豪迈奔放、沉郁顿挫、悲凉慷慨、英俊飒爽。
高三语文典型的诗歌知识点与万能答题模板相关文章:
1. 高考语文万能答题模板汇总
2. 高中语文万能答题模板
3.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万能公式
4. 高考语文知识点:诗歌鉴赏与标点
5. 高三语文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