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喜欢的一个女的写了一句话 求翻译

2.诗经爱情名句及翻译

3.诗经经典名句及翻译

4.诗经名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名句的英文翻译怎么写_诗经中的经典名句英文翻译

  《诗经?召南?采蘩》原文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诗经?召南?采蘩》翻译

 何处可以采白蒿,湖泽之畔和沙洲。采来白蒿作何用,公侯之家祭祖宗。

 何处可以采白蒿,山涧之中路迢迢。采来白蒿作何用,公侯之家祭宗庙。

 夫人假发高又松,早晚忙碌在后宫。夫人发饰多又密,忙完一天才休息。

  《诗经?召南?采蘩》鉴赏

 阅读此诗,先予判明诗中主人公的身份,也许有助于把握全诗的情感。

 《毛诗序》曰:?采蘩,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是以为此乃贵族夫人自咏之辞,说的是尽职?奉祭祀?之事。朱熹《诗集传》则曰:?南国被文王之化,诸侯夫人能尽诚敬以奉祭祀,而其家人叙其事以美之也。?定主人公为?家人?,这是对毛序的一大修正。不过以为那辛勤?采蘩?、?夙夜在公?的还是?诸侯夫人?,于诗意未免仍有隔膜。

 诚然,古代贵族夫人也确有主管宗庙祭祀的职责,但并不直接从事采摘、洗煮等劳作。《周礼?春官宗伯》称:?世妇,掌女宫之宿戒,及祭祀,比其具。?贾公彦疏谓?女宫?乃指有罪?从坐?、?没入县官?而供?役使?之女,又称?刑女?。凡宫中祭祀涉及的?濯摡及粢盛之爨?,均由?女宫?担任。而此诗中的主人公,既称?夙夜在公?,又直指其所忙碌的地方为?公侯之宫?,则其口吻显示的身份,自是供?役使?的?女宫?之类无疑。

 诗之开篇,出现的正是这样一些忙于?采蘩?的女宫人。她们往来于池沼、山涧之间,采够了祭祀所需的白蒿,就急急忙忙送去?公侯之宫?。诗中采用的是短促的问答之语:?哪里采的白蒿?水洲中、池塘边。采来作什么?公侯之家祭祀用?答问之简洁,显出采蘩之女劳作之繁忙,似乎只在往来的路途中,对询问者的匆匆一语之答。答过前一问,女宫人的身影早已过去;再追上后一问,那?公侯之事?的应答已传自远处。这便是首章透露的氛圈。再加上第二章的复叠,便愈加显得忙碌无暇,简直可以从中读出穿梭而过的女宫人的匆匆身影,读出那从池沼、山涧飘来,又急促飘往?公侯之宫?的匆匆步履!

 第三章是一个跳跃,从繁忙的野外采摘,跳向了忙碌的宗庙供祭。据上引《周礼》?世妇?注疏,在祭祀?前三日?,女宫人便得夜夜?宿?于宫中,以从事洗涤祭器、蒸煮?粢盛?等杂务。由于干的是供祭事务,还得打扮得漂漂亮亮,戴上光洁黑亮的发饰。这样一种?夙夜在公?的劳作,究竟把女宫人折腾成什么样子?诗中妙在不作铺陈,只从她们发饰?僮僮?(光洁)向?祁祁?(松散)的变化上着墨,便入木三分地画下了女宫人劳累操作而无暇自顾的情状。那曳着松散的发辫行走在回家路上的女宫人,此刻究竟带几分庆幸、几分辛酸,似乎已不必再加细辨?薄言还归?的结句,不已化作长长的喟叹之声,对此作了无言的回答?

 如此看来,以《采蘩》为诸侯夫人自咏,固属附会;而认其为?家人?赞美夫人之作,亦属穿凿。穿行于诗中的,其实是夙夜劳瘁的女宫人而已:短促的同答,透露着她们为贵族祭祀采蘩的苦辛;发饰的变化,记录着她们?夙夜在公?的悲凉。诗写得很妙,读来却只觉得酸涩。古代的祭祀排场,原本就为鬼神?降福?贵族而设,卑贱的下人除了付出劳辛,又有何福可言!

我喜欢的一个女的写了一句话 求翻译

一、翻译: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

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二、原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扩展资料:

《小雅·采薇》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戍卒返乡诗,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全诗六章,每章八句。

诗歌以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是《诗经》中广为传诵的名句。

诗经爱情名句及翻译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兴也。桃,木名、华红,实可食。夭夭,少好之貌。灼灼,华之盛也。木少则华盛。之子,是子也。此指嫁者而言。妇人谓嫁曰归。周礼,仲春令会男女。然则桃之有华,正婚姻之时也。宜者,和顺之意。室,谓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文王之化,自家而国,男女以正,婚姻以时。故诗人因所见以起兴,而叹其女子之贤,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兴也。蕡,实之盛也。家室,犹室家也。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兴也。蓁蓁,叶之盛也。家人,一家之人也。

朱熹注

题解

这首诗选自《国风·周南》,是女子出嫁时所演唱的歌诗。唱出了女子出嫁时对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树的枝叶茂盛、果实累累来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满。歌中没有浓墨重彩,没有夸张铺垫,平平淡淡。

[编辑本段]注释

夭夭:桃花怒放的样子。

华:古花字。

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做女子的归宿,故称“归”。

之,指示代词。

①:蕡,音斑,果实将熟的样子。有蕡其实:它的果实十分繁盛。

蓁蓁:繁茂的样子。

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

宜:和顺、亲善。

[编辑本段]译文

桃树长得多么壮盛,花儿朵朵正鲜美。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和顺。

桃树长得多么壮盛,果实累累结满枝。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庭美满。

桃树长得多么壮盛,绿叶茂盛展生机。

这位女子出嫁后,定能使家人幸福。

[编辑本段]赏析

这首诗非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无非有这样几个原因:第一,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第二,短短的四字句,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这很可贵。“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细细吟咏,一种喜气洋洋、让人快乐的气氛,充溢字里行间。“嫩嫩的桃枝,鲜艳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欢乐和美带给她的婆家。”你看,多么美好。这种情绪,这种祝愿,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第三点,这首诗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一个姑娘,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还要有“宜室”、“宜家”的内在美。这首诗,祝贺人新婚,但不象一般贺人新婚的诗那样,或者夸耀男方家世如何显赫,或者显示女方陪嫁如何丰盛,而是再三再四地讲“宜其家人”,要使家庭和美,确实高人一等。这让我们想起孔子称赞《诗经》的话:“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孔子的话内容当然十分丰富,但其中是否也包括了《桃夭》篇所反映出的上述这样一种思想呢?陈子展先生说:“辛亥革命以后,我还看见乡村人民举行婚礼的时候,要歌《桃夭》三章……。”(《国风选译》)联系到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农民娶亲“歌《桃夭》三章”,便是很可理解的了。

《桃夭》篇的写法也很讲究。看似只变换了几个字,反复咏唱,实际上作者是很为用心的。头一章写“花”,二章写“实”,三章写“叶”,利用桃树的三变,表达了三层不同的意思。写花,是形容新娘子的美丽;写实,写叶,不是让读者想得更多更远吗?密密麻麻的桃子,郁郁葱葱的桃叶,真是一派兴旺景象啊!

这首诗不难懂,但其中蕴藏的道理,却值得我们探讨。

一个问题是,什么叫美,《桃夭》篇所表达的先秦人美的观念是什么样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很美,艳如桃花,还不美吗?但这还不行,“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还要有使家庭和睦的品德,这才完满。这种美的观念,在当时社会很为流行。关于真善美的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楚国的伍举就“何为美”的问题和楚灵王发生了争论。伍举说:“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国语·楚语》)很清楚,伍举的观点是“无害即是美”,也就是说,善就是美。而且要对“上下、内外、大小、远近”各方面都有分寸、都无害。这种观点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善”与“美”的一致性,以善代替美,实际上赋予了美以强烈的政治、伦理意义。“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那意思是说,统治者重赋厚敛,浪费人力、物力,纵欲无度,就不是美。应该说,这种观点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意义。但它否定了“善”与“美”的差别,否定了美的相对独立性,它不承认“目观”之美,是其严重局限。这种美的观念,在当时虽然也有其对立面,也有人注意到了“目观”之美,但这种善即是美的观点,在先秦美学中应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而且先秦儒家的美学观念,主要是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的。

孔子也持着这样一种美学观点,“《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赞赏“诗三百”,根本原因是因为“无邪”。他高度评价《关雎》之美,是因为它“乐而不*,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合于善的要求。在评价人时,他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善与美,善是主导方面。甚至连选择住处,孔子也说:“里仁为美。”(《论语·里仁》)住的地方,有仁德才是“美”的地方。可见,孔子关于美的判断,都是以善为前提的。

但孔子的美学观,毕竟是前进了。它已经不同于伍举的观点,已经开始把美与善区别开来,作为不同的两个标准来使用了。“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当然,通过对《韶》与《武》的评价,还是可以看出,“尽美”虽然被赋予在“尽善”之外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地位,但只是“尽美”,还不能说是美,“尽善”才是根本。

至此,我们回头再来看看《桃夭》篇,对它所反映的美学思想,恐怕就更好理解了。在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中,艳如桃花、照眼欲明,只不过是“目观”之美,这还只是“尽美矣,未尽善也”,只有具备了“宜其室家”的品德,才能算得上美丽的少女,合格的新娘。

第二个问题随之而来,美的具体内容不仅仅是“艳如桃花”,还要“宜其室家”,也就是美与善之结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评价这种观念呢?先秦人为什么把家庭和婚姻看得那么重要呢?

把婚姻和家庭看得十分重要,还不仅仅反映在《桃夭》篇中,可以说在整部《诗经》中都有反映。在一定意义上说,《诗经》是把这方面的内容放在头等地位上的。《桃夭》是三百零五篇的第六篇,不能不说它在《诗经》中的地位是很为突出的。如果我们再把《桃夭》篇之前的五篇内容摆一摆,就更可以清楚地看出,婚姻和家庭问题,在《诗经》中确实是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三百篇的第一篇是《关雎》,讲的是一个青年男子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他日夜思慕,渴望与她结为夫妻。

第二篇《葛覃》,写女子归宁,回娘家探望父母前的心情,写她的勤、俭、孝、敬。

第三篇《卷耳》,写丈夫远役,妻子思念。

第五篇《螽斯》,祝贺人多生子女。

第六篇,即《桃夭》,贺人新婚,祝新娘子“宜其室家”。

以上是三百篇的头几篇(除掉第四篇),它们写了恋爱,结婚,夫妻离别的思念,渴望多子,回娘家探亲等等,可以说把婚姻生活中的主要问题都谈到了。

一部《诗经》,三百零五篇,开卷头几篇几乎全部是写婚姻家庭问题的,岂不令人深思?不论是谁编辑的“诗三百篇”,不论孔子是删诗了、还是整理诗了,抑或是为“诗三百篇”作了些正乐的工作,都不容置疑地说明了他们是十分重视婚姻和家庭问题的。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评论这个问题呢?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每个人都仰仗着家庭迎接困难,战胜天灾,争取幸福生活,当然希望家庭和睦、团结。娶亲是一件大事,因为它关系到家庭未来的前途,所以,对新人最主要的希望就是“宜其室家”。这很容易理解。

从统治者方面来说,就要复杂多了。《礼记·大学》引到《桃夭》这首诗时说:“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这可真是一语道破。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家庭的巩固与否与社会的巩固与否,关系十分密切。到了汉代,出现了“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关系)之说。不论“三纲”,还是“五常”,它们都以夫妇关系为根本,认为夫妇关系是人伦之始,其它的四种关系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宋代理学家朱熹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男女者,三纲之本,万事之先也。”(《诗集传》卷七)从这段论述,我们也可以看出统治者为什么那么重视婚姻、家庭问题。听古乐唯恐卧,听郑卫之音而不知倦的魏文侯有一段名言,说得很为透僻。他说:“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上承宗庙,下启子孙,如之何可以苟,如之何其可不慎重以求之也!”“宜家”是为了“宜国”,在他们眼里,“宜家”与“宜国”原本是一回事,当然便被看得十分重要了。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不论自古以来多少解经者就《桃夭》作过多少文章,但象小桃树那样年轻,象春日骄阳下桃花那样鲜艳、美丽的少女,却永远活在读者心里。人们衷心祝愿她:“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吟诵《桃夭》,不喝也醉了。

清姚际恒评论此诗说:“最艳,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自古,漂亮的女子总是受到超常的宠爱,文学更是不吝字墨,推波助澜。无论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还是“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读起来,总不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更意浓神近,耐人玩味。

默默的读几遍,然后展开想象的画卷,你会看到千年前,在那桃花盛开的时候,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千年的风从那片“灼灼”的桃林中穿过,摇曳着艳丽的桃花,婀娜着多姿的桃枝,似乎有醉人的馨香随风破卷,扑面而来。但你分不清这是什么香,因为你仔细去看,在桃花丛中,隐约着一个款款移动的女子,少女的清香与花香混揉在一起,这是快乐的味道。

画中的女子两颊飞红,面带娇羞,目光躲闪,却又忍不住兴奋的顾盼,在夭夭桃实、灼灼花枝的衬托下,人若桃花,两相辉映,怡人的快乐迅即涌上心头,你甚至可以听到女子的心声:“今天我要嫁给你啦,今天我要嫁给你啦。。。。。。”

之子与归,是说这个美丽的新娘就要出嫁了。归:妇人谓嫁曰归。在夸了即将出嫁的新娘的美貌之后,诗意开始延伸,人们随之将目光投向婚后的生活,那是怎样的呢?诗里唱到“宜其室家”、“ 宜其家室”、“ 宜其家人”。

宜,和顺美满的意思,室谓夫妻所居,家为一门之内。如果说对新娘容比桃花是毫不掩饰的赞美的话,这里就是含蓄的将女子的“善”,掩藏在宜家宜室宜人中了。试想,新人过门后,若能让一大家子都和睦幸福,仅有美丽的脸蛋是不够的,必得有颗善良的心,才能让公婆姑嫂叔伯接受,才能被夫家的人所接纳,日子才能和顺美满,其乐融融。

从桃花到桃实,再到桃叶,三次变换比兴,勾勒出男婚女嫁一派兴旺的景象。古人通过桃花似的外“美”,巧妙的和“宜”的内“善”结合起来,表达着人们对家庭和睦安居乐业生活的美好向往。“诗三百”开篇,写尽了爱情与婚姻生活的各个方面,说明家庭和婚姻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期盼,也是统治者的希望,所谓“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说白了,就是建立在“宜家”、“ 宜室”、“ 宜人”上的“宜国”。

不管怎样,“桃夭”是中华民族延续到现在的喜庆与祝福,就是今天,我们也同样祝愿着如桃花般的女子,“之子于归”,能够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宜其室家”。

诗经经典名句及翻译

《诗经》中的爱情,真诚美好,不搀一丝杂质。每每读起,都让人浮起微笑,心内感动。下面为大家分享诗经爱情名句,欢迎欣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河畔的关雎鸟轻快地鸣叫着,那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我的好对象。

 喜欢一个人,可以如此直白而真诚,我就是喜欢你,每每想起,脸上都会浮起微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我喜欢的那个人,就在河水那一方,我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又险又长,顺着流水去找他,却像在那水中央。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一个伊人,她(他)或远或近,就在我们身旁。她(他)若即若离,就在那心头一方,可当我们去追逐时,却总是追不上。求而不得,是多少人心内的遗撼与感伤。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黍离》

 能够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能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高高在上的苍天啊,何人害我离家走?

 在这个世间,物是人非,世事沧桑,让人不由伤感。知己难求,懂我的人在哪里呢?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木瓜》

 你送我一个木瓜,我回赠你一个玉佩,不是为了回报你,而是订立我们永远相好的`誓言。

 在爱情里,互赠的礼物,没有贵贱轻重之分,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情意,万金不换。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风雨》

 两个有情人忽然见面,这种狂喜,怎么表达。“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见到了你,我的心里怎会不欢喜呢?

 这种重逢的喜出望外,个中的深厚情意,都在这一句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击鼓》

 这是形容战友情的诗。我们一同上战场,手拉着手,定下同生共的誓言。即使战争再可怕,有朋友相伴,我亦无所畏惧。

 这四句诗替换成爱情诗毫无违和感,我愿牵着你的手,同生共,一起走到生命的尽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当初离去的时候,杨柳青青,随着风儿飘飘。今天我归来,回想往事,大雪纷飞,满天飘扬。

 别离时的春光,回归时的大雪,季节在变换,时光在流逝,我们离去,我们归来,世事多变幻,人生皆如此。只有漫天的飞雪中一个被沉重的相思和焦虑烧灼的又饥又渴的征人孤独的身影,步履蹒跚地,战战兢兢地走向他不知道的未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子衿》

 我很想你,想起你那青青的衣衫。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什么也不肯给我送个口信呢?

 爱情里就是如此,我没有去找你,你就不会来找我吗?相信,所有,爱情中的人,都会为爱而充满“勇气”。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诗经·柏舟》

 世上最美的语言,一定是爱情的誓言。我的心不像石头和席子,可以随意翻转。他是那么坚贞,不会轻易屈服于人。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淇奥》

 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什么时候,能碰到这样一位君子,真是叫人心内欢喜呢!

诗经名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只有题目共四五百年间的民间歌谣(风)、士大夫作品(雅),以及祭神的颂辞(颂)。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翻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翻译: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里小岛上。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君子好(追求的)对象。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翻译:指提建议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建议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翻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翻译:浅笑盈盈酒窝俏,晶莹如水眼波妙。

 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翻译:了解我的人,能说出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高远的苍天啊,我怎么会是这样?

 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翻译:当初离家出征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如今归来路途中,雪花纷飞漫天扬。

 8、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翻译:风雨天气阴又冷,雄鸡喔喔报五更。丈夫已经归家来,我心哪能不安宁?

 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翻译:你的衣领色青青,我心惦记总不停。

 10、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翻译:美君子文采风流,似象牙经过切磋,如美玉经过琢磨。

 11、文王曰咨,咨女殷商。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

 翻译: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古人有话不可忘:"大树拔倒根出土,枝叶虽然暂不伤,树根已坏难久长。"殷商镜子并不远,应知夏桀啥下场。

 1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翻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和玉器媲美。

 1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翻译:送我一只大木瓜,我以美玉来报答。不仅仅是为报答,表示永远爱着她。(注:风诗中,男女定情后,男多以美玉赠女。)

 1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翻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只)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15、生契阔(qikuo),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翻译: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16、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月出》

 翻译:月亮出来亮皎皎,月下美人更俊俏。

 17、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翻译: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种的'黍。多年辛苦养活你,我的生活你不顾。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18、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翻译: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

 19、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扬扬,可以乐饥。《诗经·陈风·衡门》

 翻译:陈国城门的下方,游玩休息很理想;泌丘泉水淌啊淌,清流也可充饥肠。

 20、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诗经·小雅·白驹》

 翻译:皎洁的白色骏马,在空寂的山谷。它咀嚼着一捆青草,那人如玉般美好。

 21、人而无仪,不何为。《诗经·{风·相鼠》

 翻译:为人却没有道德,不还有什么意义。

 22、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诗经·周南·卷耳》

 翻译:让我姑且饮酒作乐吧,只有这样才不会永远伤悲。

 23、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翻译: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24、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

 翻译:江水长长有支流,新人嫁来分两头,你不要我使人愁。今日虽然不要我,将来后悔又来求。

 2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翻译: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人儿在何处?恰似在河水那一方。

 2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F》

 翻译:面对政局我很战兢,就好像在深渊面前,就像脚踏薄薄冰。

 27、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翻译:采蒿的姑娘,一天不相见,犹似三季长。

 28、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翻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2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齿如瓠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翻译: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

 30、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翻译:心中的忧愁抹不掉,好像还没洗的脏衣裳。静下心来思前想,只埋怨飞无翅膀。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出自《诗经·卫风·木瓜》

翻译:

你将木瓜投赠我, 我拿琼琚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桃投赠我, 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将木李投赠我, 我拿琼玖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